你知道历史上纸的由来吗

造纸术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 更是证明了古代人类的聪明智慧 , 造纸术更是为一些文人雅士带来了不少的帮助 , 你知道纸的由来是什么吗?
那么 , 本期民间故事带你了解一下纸的由来 。
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 , 它与指南针 , 火药 , 印刷术一起 , 给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 。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 , 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
东汉蔡伦开始造纸 。据《后汉书》有记载 , 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 , 蔡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蔽布、鱼网以为纸” , 献给皇帝 , 受到嘉奖 , “自是莫不从用焉 , 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这是史籍关于发明造纸术的记载 , 也是历来认定纸在东汉时由蔡伦发明的惟一文献记载 。
一日 , 蔡伦正在龙亭的官邸中看书 , 不远处的人家传出咚咚咚的响声 , 吵得他无伦如何也读不下去了 。蔡伦心烦 , 索性玻出书房 , 寻声而去 。此时 , 他发现 , 原来是一个丫头在以石臼舂米 。丫头告诉蔡伦 , 主人家要让她今日必须舂好一斗米 , 一斗米!
谷子要变白米可不那么容易 , 怪不得 , 这舂石臼的咚咚声从早晨响过了晌午还停不住呢 。蔡伦蹲下身子 , 抓了一把白米 , 似乎悟到了什么 , 便放下白米又赶忙抓了一把米糠 , 用手指在掌心刨了刨 , 顿时喜形于色: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构树皮也变成米糠一样的模样呢?想到这里便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龙亭大龙河边的抄纸作坊 , 让工匠到村子里找来石臼 , 当下做起实验来 。
蔡伦把经过除杂切碎的构皮放到大石臼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猛捣 , 加水和匀后浇成纸片 , 再看那湿纸片显得非常均匀 。他耐着性子等着纸片变干 , 但哪里等得及?便笼起木炭烘烤 。待蔡伦从帘框上揭下纸片来 , 看到这张纸片轻薄 , 均匀 , 光滑 , 又用笔蘸了墨在上面写了几个大字 , 觉得运笔很流畅 。蔡伦发明的用石臼捣纸浆的方法 , 使蔡伦造纸术更加精细有效了 。
隋唐时期 , 着名的宣纸诞生了 。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 , 在皖南以造纸为业 , 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 , 用来替师傅来画像修谱 。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 。
【你知道历史上纸的由来吗】一次 , 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 , 因年深日久 , 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 。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 , 终于获得成功 。由此可以断定:利用树皮制造宣纸 , 在唐朝时候就比较盛行了 。唐代写经的硬黄纸 , 五代和北宋时的澄心堂纸等 , 都是属于熟宣纸一类 。嗣后宣纸一直是书写 , 绘画不可缺少的珍品 , 到明清以后 , 中国书画几乎全用宣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