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几天 , 困扰了学术界近百年的难题得以破解 , 一项最新的科研成果显示我们人类的中耳是由鱼鳃进化而来 , 这项来自中国、英国和瑞典三个国家科学家的最新科研成果也发表在《生态和演化前沿》的国际学术杂志上 。
我们人类的中耳是听觉的重要器官 , 正是它使得我们拥有了灵敏的听觉 ,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到底人类的中耳从何而来 , 如果中耳是鱼类喷水孔进化的产物 , 那么喷水孔又来自哪个器官?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后 , 科学家也从化石中找到了破解这个谜团的答案 。 这则消息一出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 不少网友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 人类的中耳到底是什么?这一科研成果是否说明了人类是由鱼进化而来?
人类的中耳到底是什么?它有何作用?我们人类的耳朵是由多个结构组成 , 这个结构粗略来讲就是外耳、中耳和内耳 。 其中外耳也就是我们通常能摸到的耳廓和耳道 , 而中耳就是负责收集外来的音 , 波使我们能听见环境中各种声音 , 中耳的出现也让人类有了敏锐听觉的器官 , 此外它还具有增压和保护耳膜的作用 。 因此对于人类来说 , 中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倘若它出了问题 , 那么我们一下子就变成妥妥的聋子了 。
但是随着近代古生物学、生理学的研究加深 , 科学家从化石中得出了一个结论 , 动物中最早出现中耳的始于数十亿年前出现的两栖动物 , 也就是最早爬上陆地生活的鱼类 , 科学家也从各种化石和胚胎中得知人类的中耳和这些最早的鱼类喷水孔是进化关系 , 却迟迟无法确认鱼类的喷水孔从何而来 , 这一度让科学家感到非常困惑 。 而这一困惑终于在前些天解开了 , 科学家也最终证实了鱼类的喷水孔是由鱼鳃进化而来 , 至此填补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缺失的一环 。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3.8亿年前,人类的祖先爬上了岸,我们的中耳是鱼鳃进化的?】古生物学家在此之前发现了一种生活在志留纪的鱼类 , 学名叫曙鱼的化石 , 在化石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 这种鱼的鱼鳃处出现了退化现象 ,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类似于喷水孔的器官 。
这个发现也使得科学家有了一个新的假象:在志留纪中期 , 地球海洋的面积在不断萎缩 , 进而陆地面积剧增的前提下 , 原本生活在近海潜水区域的一部分鱼类为了躲避天敌和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及食物 , 它们也开始尝试上岸生活 。 但岸上的生活和水上的生活完全不同 ,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 , 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 渐渐地曙鱼的鱼鳃也开始了一场变革 , 原本的鱼鳃慢慢的退化了 , 因为使用不上的缘故 , 取而代之的就是喷水孔 。
这就是最早上岸的两栖动物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妥协 , 后来随着时间的拉长 , 作为曙鱼后辈的陆生爬行动物为了进一步适应岸上的生活环境 , 也就进一步进化 , 把喷水孔进化成了中耳 , 陆地动物也开始有了听觉 , 这也符合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中阐述的观点 , 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
这一科研成果是否说明了人类是由鱼进化而来?如果单从中耳是由鱼鳃进化而来作为鱼是人类的祖先的证据这也过于单薄了点 , 要回答这个问题 , 我们需要往更细一点来分析 。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祖先是灵长类动物 , 那么问题来了 , 灵长类动物的祖先又是谁?总不可能突然就冒出来一个物种来吧?
因此古生物学家也确实发现了一些证据证实人类最原始的祖先可能真的是一条鱼 。 2010年 , 生物学家发现了一具生活在距今3.8亿年前的四足鱼化石 , 这句化石中的鱼和普通鱼类很相似 , 但其鱼鳍里面却包含有骨骼 , 这表明其具有了爬行动物的特性 , 也暗示了灵长类动物的手足最早也是由鱼鳍进化而来的 。
此外 , 科学家发现最早的灵长类动物-普尔加多里猴竟然外形长得像老鼠 , 典型的爬行动物的外形 , 这也和刚从水里爬上岸生活的两栖动物很相似 , 而两栖动物的祖先就是最早爬上岸的鱼类 , 如此种种的巧合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 , 我们最原始的祖先就是某种鱼类这也是合理的 。 那么各位看官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和笔者进行留言互动!
推荐阅读
- 什么书籍可以提升科学史话方面?
- 一日为奴,世代为奴,与螃蟹共生的海葵,吃不饱长不大被撕裂
- 直接证明夸克质量存在?欧洲科学家们首次证明夸克死椎效应
- 你有没有感觉,某一刻眼前的场景似曾相识?心理学家给出解释
- 为什么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鱼需要睡觉吗?科学家给出了答案
- 海底一万米到底是什么样子?科学家:全部都是被“封印”的恶魔
- 压力是人类的4倍,可以将粑粑射到1.34米外,企鹅真是又臭又可爱
- 150亿公里外,旅行者2号曾返回一串信号,科学家无法破解
- 哀悼!旷视首席科学家孙剑博士突然离世,终年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