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特色的达斡尔族抹黑节文化
民族的特色中有很多特色的节日 , 就如同传统文化中的春节一般 , 是民族的标志特色 。而在达斡尔族文化中 , 其中极具特色的节日就是抹黑节 , 也是达斡尔族节日文化中有趣的节日之一 。
那么 , 抹黑节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节日呢?且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抹黑节的由来
在新疆锡伯族中也有类似的节日 ,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是“抹黑节” 。抹黑节这一天 , 人们起的特别早 , 把晚间准备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 , 大家你追我赶的上街往脸上抹黑 , 相互观望 , 笑声不止 , 十分有趣 。也有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的;有的早上还未来得及起床 , 就被抹的一脸黑的 。见到老年人也不放过 , 不过要先请安 , 后跪施礼 , 再向老人额头上抹一小点黑 , 被抹上黑是吉祥的象征 , 可以避免灾难 , 得到幸福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 “抹黑”已渐渐被废除 , “抹黑节”变成男女青年的一种娱乐性活动 。
黎明 , 他们就要挨门串户互相往脸上抹黑 。传说是古代锡伯族以渔猎为生 , 后来一对老夫妇救活了受伤的燕子 , 燕子衔来麦种作为报答 。于是锡伯族人开始种麦为生 。巡天神知道后 , 派神犬告诉大家 , 以后人吃面粉 , 狗喂麸皮 , 各有所食 。
但有一年新年时 , 一个年轻媳妇不慎将面饼烙糊后喂狗 。巡天神知道后大怒 , 使麦种长了黑色霉菌 , 播种后全部结黑籽 , 无法食用 。于是全村人向巡天神祈祷请求恕罪 , 愿往自己脸上抹黑 , 以免小麦再生黑霉 。巡天神应允了 , 但用手在麦根处由下往上一捋 , 捋走了麦秆上所有的麦粒 , 只留下尖端处的一截麦穗 , 所以从此麦子的产量就没有过去那么多了 。
以后每年正月十六 , 巡天神下凡巡视的日子 , 就成了锡伯族的“抹黑节” 。年轻人在这一天的清早 , 手里拿着浸透清油、沾有锅底黑烟煤的“库肚苦” , 挨家行走 , 只要遇见人 , 不分男女 , 就往他们脸上抹油烟 , 即使没有起床的人 , 也会被人闯入家门涂抹 。尤其是年轻的姑娘、媳妇更被人团团围住 , 抹得如同黑炭 。但锡伯族普遍尊敬老人 , 如遇老人时 , 要先下跪求得老人同意 , 然后才半跪着给老人抹脸 , 或由老人自己动手抹 。
据习俗 , 这一天如果有人未被抹黑脸 , 就会一年不吉利 。所以锡伯族人在节日时 , 都会开心地相互抹黑 , 笑语欢声 , 怪相百出 , 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
抹黑节的习俗
正月十六这天 , 人们清晨早早起来 , 早上要吃“托火勒布达” , 年轻人就成群结队 , 手里拿着准备好的浸了清油、沾上锅底烟的“库肚苦”(布或毡片) , 挨家挨户走 , 只要一遇上人 , 不分男女 , 捉住就往脸上抹 。那些还没起床的人 , 也会被人掀开了被子 , 抹个一团漆黑 。
锡伯族普遍尊敬老人 。这一天如果遇见老人 , 必须先请安后单腿下跪 , 在得到老人的允许后才能半跪着象征性地给老人抹一点点黑 , 或者由老人自己抹 , 表示尊敬 。
【极具特色的达斡尔族抹黑节文化】按风俗 , 谁在这一天里不往脸上抹黑 , 这一年他就会不吉利 。据民间的传说 , 抹黑节的用意是请求五谷之神免除庄稼的黑穗病 , 保证大丰收 。锡伯族人民把这一活动作为象征五谷丰收的节日沿革了下来 。
推荐阅读
- 精美绝伦的达斡尔族剪纸文化
- 细数朝鲜族特色菜,你都吃过吗?
- 你所不知道的毛南族酒文化
- 神奇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什么? 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 羌族独具代表性的文化:羌族萨朗
- 潮女中的大飒蜜 大飒蜜与大蜜的区别
- 云南纳西族火把节的特色活动与习俗
- 浅谈黎族三月三的来历与传说
- 推荐一款切丝切片都可以的厨房神器 切丝器哪种好用
- 推荐三款便宜好用的入门游戏键盘 家用游戏键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