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的善行:坚定信心( 二 )


李悦礼待人仁慈宽厚 , 人们暗地里说他傻 , 李悦礼处事真诚守信 , 人们背后说他是累赘 。
当时的李悦礼 , 成了人们口中的笑柄 , 被作为反面教材使用 。
谁要说做善得福 , 人们就会拿李悦礼举例子 , 看看李悦礼 , 行善积德半辈子 , 求财财不到 , 求子子不来 , 还敢说做善得福?都是骗人的空话!
李悦礼晚年育有一子 , 名叫李文田 , 也就是若农先生 。
李文田十七岁考中举人 , 二十四岁考中进士 , 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夺得探花之位 , 走入仕途 ,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李文田先后历任侍讲、四川副主考、浙江副主考 , 后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 为朝中从二品大员 。
李悦礼一生淳朴 , 积功累德 , 到了晚年才开花结果 , 大放异彩 , 能有李文田这样的儿子为嗣 , 李悦礼可以含笑九泉了 。

故事讲完 , 我们分析一下这则案例 。

我在《说说唐山打人事件》一文中讲到 , 施暴者祖上必然有阴德加持 , 导致恶人多次施暴 , 为非作歹 , 却能逍遥法外 。
你想想看 , 有阴德护佑 , 即使杀人放火 , 作恶行凶 , 也能多次逃过打击 , 那这件事的反面是什么?
反面就是 , 如果一个人有前世罪业 , 有业障 , 那么即使他今生行善积德 , 乐善好施 , 他也很难发达 , 因为他积累的福德 , 都被业障遮盖 , 无法显露 。
等到业障消除 , 把该受的苦都受了 , 该遭的罪都遭了 , 前世罪业将尽的时候 , 积累的阴德才会喷涌而发 , 积得越久 , 富贵愈大 , 也越急 。
为什么佛门常讲忏悔业障?因为业障不消除 , 你修出来的功德无法显露 。 所以佛门讲 , 业障能障碍圣道 , 就是这个原因 。
举个例子 , 有人诵经念佛 , 感应非常强烈 , 因为他业障很轻 , 很少 , 刚念就出现感应 , 得到菩萨加持 。
但也有的人 , 念了好几年 , 一点儿感应没有 , 他便说佛法不灵 。 实际上 , 是他业障太重 , 业障把修行功德盖住了 。
做善得福也是一样的道理 , 我还用唐山打人事件中的施暴者给大家举例 。
比如 , 施暴者去世以后 , 按照因果报应来说 , 经历果报之后 , 施暴者尚有余报 , 而余报会将他们转入非常贫穷的人家为子女 , 饱受欺凌 , 忍受饥寒交迫之苦 。
可他们已经投胎转世 , 今生是彪形大汉 , 后世可能会变为纤弱的女子 , 今生他们是施暴者 , 后世可能又会被施暴者欺负 。
那时候 , 他们早已忘记今生毒打女孩 , 手段残忍 , 致人死亡 , 他们早忘了 。
他们感叹命运 , 为什么对他们如此不公 , 为什么别人穿金戴银 , 香车美女 , 而他们连吃饱饭都是奢望?
你想想看 , 假如他们投胎转世以后 , 开始行善积德 , 一心为善 , 他们会不会立刻发达 , 会不会变成大富翁?
肯定不会!因为余报还在 , 要等到余报消除干净 , 福德显露 , 他们才能再次成为富贵之人 。
再比如 , 有人有房贷和车贷 , 虽然月薪过万 , 但每次发完工资 , 他首先要还房贷和车贷 , 因为他欠银行的钱 。
还完银行的欠款以后 , 余下的钱 , 他才能用来生活 。
所以 , 虽然他月薪过万 , 但日子过得依然很紧张 。
可同样是这个人 , 假如他没有外债 , 没有房贷和车贷 , 不欠任何人钱 , 那他月薪过万 , 日子就可以过得很舒服 , 很滋润 。
当然 , 这只是一个粗浅的比喻 , 实际上福德和业障是不能互相抵扣的 , 福德是福德 , 业障是业障 , 这是两码事 。 必须要等恶业消除 , 福德才能崭露头角 。
那有业障怎么办?赶紧忏悔业障!
你读《李金旺解了凡四训》 , 里边开篇没讲行善积德 , 没讲一心为善 , 了凡先生先讲的是改过之法 , 你得先改过 , 先去忏悔 。
我写过一篇《为什么我们不敢认错了》 , 事情由一个女网友引起 , 她看了六遍《了凡四训》 , 我说她今生改不了命 , 无论她读多少遍《了凡四训》 , 也转动不了命运分毫 。
原因何在?因为她不肯认错 , 不要说改错 , 她连认错都做不到 。
一边读着圣贤经典 , 一边做着和圣贤经典相违背的事情 , 你当圣贤可欺吗?
我们要坚信做善得福的道理 , 永远不会错 , 无论谁跟你讲 , 做善得福是错的 , 都不要听 。
做善得福 , 这是孔孟讲的 , 是佛陀讲的 , 有谁能超过孔孟和释迦牟尼佛的智慧?
实话讲 , 业障没消除之前 , 做善得福这条真理 , 全靠信心支撑 , 没有信心是办不到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