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布朗族饮食文化
中国自古就很讲究饮食习惯 。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西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 。主要从事农业 , 以种植早稻为主 , 善种茶 。那么 , 布朗族文化中有哪些特色的饮食文化?一起来看下 。
【舌尖上的布朗族饮食文化】布朗族以大米为主食 , 辅以玉米、荞麦、豆类、薯类、小红米等副食品 。喜吃糯食 。多数人家日食三餐 , 中午习惯吃冷饭 , 米饭多采用蒸和煮两种方法 , 布朗族男子的竹筒煮饭尤具特色 , 清香可口 。蔬菜品种繁多 , 主要有白菜、青菜、莲花白、瓜豆、萝卜、茄子、辣椒、韭菜、番茄等 。布朗族妇女采集的食用菌、木耳、山笋、蘑芋、山薯和各种野菜可供食用 。肉类以猪、牛、羊、鸡等家畜家禽肉食为主或辅之麻雀、竹鼠、蛇、麂子等飞禽走兽之肉 , 同时还可到河里捕捞鱼、虾、螃蟹等为食 。
西双版纳布朗族使用的食具是圆形桌和圆形矮凳 , 用竹篾编制而成 。过去 , 餐具多用竹节代替 , 食不用箸 。解放后 , 布朗族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如今 , 人们所使用的炊具以铁铝制品为主 , 使用搪瓷或瓷的盆、碗、匙、碟、杯 , 用碗筷进餐 。
西双版纳布朗族食物的烹制方法有煮、炒、烧、烤、腌、生食、舂食等几种 。制作方法虽简单 , 但颇具本民族的特点 。煮类食品以清煮为主 , 一切可食之物都可用煮的方法制作;炒类食品多用在肉食上 , 如猪肉、牛肉、鸡肉及其他兽肉多用炒的方法来烹调 , 喜用辣椒、姜、蒜、韭菜等作配料;烘烤类食品主要有烤肉、烤鱼;烧类食品以包烧为主 , 鱼肉、菌类、野菜等都可用芭蕉叶包成小包 , 放在火塘内烧 , 较具特色的有包烧鲜鱼、包烧鲜肉、螃蟹松等 。
油炸类食品有油炸鸡蛋糕和油炸花蜘蛛等;布朗族嗜酸味食物 , 也善于制作腌制类食品 , 主要有酸肉、酸鱼和酸笋;酱类食品有虾酱等;干菜类常采集柳蒿晒干储存;生食类有各种生肉食品和生牛血 。思茅地区的布朗族喜食鸡肉稀饭、田鼠稀饭和狗肉稀饭 , 尤其是田鼠稀饭最为珍贵 , 常用于招待客人 。
推荐阅读
- 土族风俗:土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 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姓氏大全
- 具有民族风情的景颇族八大名菜
- 撒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 不同场地的地摊畅销商品 摆地摊卖什么比较好
- 哈萨克族的乐器是什么?
- 赫哲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 赫哲族春节习俗盘点
- 如何创建博客,免费教你从零开始搭建自己的博客
- 纳西族婚俗,丽江独一无二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