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文化的瑰宝“京族竹竿舞”文化
在8090童年时代的记忆里 , 与玩伴们玩跳竹竿是难以忘记的回忆 。一人打杆 , 其他人跳杆 , 跳杆的人要在竹竿分开时 , 敏捷避开竹竿 , 踩到竹竿便输了 。在京族人民的文化习俗中 , 竹竿舞是他们文化的瑰宝 。他们的竹竿舞要在有节奏的碰击声中 , 要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 。接下来 , 一起来了解一下京族文化吧!
京族人民 , 生活在美丽富饶的北部湾畔和北仑河旁 , 主要聚居在山心 , 尾和巫头三岛(俗称京族三岛) , 这里是珠蚌之乡 , 盛产驰名中外的“南珠” 。京族人民感情丰富 , 性格豪放 , 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跳舞 。
京族节日里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有“竹杆舞”、“跳天灯”、“跳乐”和“花棍舞”等 , 今天要介绍的是——竹杆舞 。
“竹竿舞”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间体育游戏色彩的舞蹈 , 又称竹杠舞 ,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 , 变化多样 。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 , 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 , 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 , 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表演舞花扇、翻斛斗举等高难险技巧花样动作 , 跳竹竿现有“穿山过海”、“情人上路”、“邀游八卦阵”、“骏马跳桩”、“飞跃龙门阵”、“勇闯斩头台”等多种套路 。“跳竹竿”过去是“女打男跳” , 如今已形成了“男女混合打跳” 。
【京族文化的瑰宝“京族竹竿舞”文化】表演时 , 将两根长木杠平行排放 , 两杠之间相距约9尺 , 其间横放8条竹竿 , 分为四对 , 每对间隔2尺左右 , 操竹竿者为8位男子 , 分为两边 , 每边四人 , 蹲在地上操作竹竿 , 一手一根 , 对面相向 , 一鼓手有节奏地打着鼓点 , 操竿者按鼓点节拍 , 敲一下木杠 , 合一下竹竿 , 或是敲两下木杠 , 合一下竹竿 , 发出“的的打打拍拍”的响声 , 青年女子便在竹竿之间跳跃 。“跳竹杠”分“单跳”、“双跳”两种 , 单跳的方式为:由各人在竹竿中间 , 一个跟着一个沿着4个空格一步一跳 , 边跳边舞 , 向前向后往复不止 。双跳的方式为:两人一组 , 双方的动作必须协调 , 彼此相互照顾 , 按照一对竹竿的开与合 , 在间歇中巧妙地跳动 , 跳完上个空格后 , 又重复返回 , 如此往返不停 , 直到尽兴为止 。
推荐阅读
- 你所不知道基诺族文字与艺术文化
- 京族是中国人吗,京族的来历
- 颇具民族特色的仡佬族建筑文化
- 霸气的鄂伦春族狩猎文化
- 自来水的来源是.
- 里脊肉怎么炒最嫩
- 热熔胶棒的制作工艺
- 请问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 夸人的话有点创意的男人短句
- 梦幻西游手游绑定的武器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