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 , 一只螨虫的体内大概有70%到80%都是水 , 剩下的都是一些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 。 实际上 , 用火烤螨虫的味道并不像是晒被子的香味 , 我们可以将其想象成为烤肉、烤头发等气味 , 这是较为难闻的焦糊味 , 与晒被子的味道完全不同 。
螨虫也没有什么与其他的蛋白质物质不同的元素 , 更不会有改变自己尸体味道的成分 。 同时根据实验显示 , 一床棉被在被阳光充分地照射2个小时以后 , 被子的温度也只有大概22摄氏度 , 别说烤焦螨虫了 , 甚至连人类的正常体温都没有达到 。
就算是在大夏天里面 , 阳光的照射只能将被子晒到60摄氏度左右 , 无法将蛋白质变性 , 也很难将螨虫烤出“焦香味” , 而螨虫并不会都在能被阳光直接照射到的被面 , 可能是躲在温度更低、更阴凉的内部或背面 , 那就更加难以被烤焦了 。 这样看来 , 人们所认为的晒被子后的味道是螨虫被烤焦了的说法并不正确 。
被子味道的新发现2020年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马修·S·约翰逊教授及其团队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将两个实验物品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 得到了一个新的发现 。
科学家们先是准备了三条材质、大小等都相同的毛巾 , 再将它们在不添加洗洁用品的情况下用去离子水进行了清洁 , 保证毛巾不会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 , 也不会被洗洁用品的香味影响 。
随后 , 科学家们将这三条已经被清洁干净的毛巾分别放置在了不同的位置 , 设置了对照的条件 , 即一条在室外太阳光下晒干 , 另外两条各在室外和室内不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阴干 。
当然 , 科学家们只在那条被直接晒干的毛巾上嗅到了“太阳的味道” 。 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三个毛巾的不同 , 科学家们将它们分别装入了密封的无菌塑料袋 , 再从进气口注入空气 , 使得毛巾上面的物质能够随着气体的流动而掉落 , 从而通过吸附管将这些物质从出气口收集起来 。
同时 , 为了消除误差 ,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 科学家们又进行了几次空白试验 , 试验对象包括塑料袋、没有被清洗的毛巾等等 , 再将这些实验结果与被太阳直接晒干后的毛巾结果进行对比 。
从几个实验对象的不同色谱图比较下 ,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被太阳晒干后的毛巾色谱图存在着其他条件下不存在的峰 , 而经过分析 , 这些峰所对应的物质就是C5—C9碳养化合物 , 其中包括醛、酮等有机化合物 。
这些物质大多数存在着较为好闻的气味 , 比如花香味、果味、巧克力味等等 , 都是我们所熟悉并且大部分人非常喜爱的味道 , 有一些还被放入香水中 。
并且就算是只含有较低的C5—C9碳养化合物的物质浓度 , 我们都能嗅到非常舒心愉悦的味道 , 这也就是我们每次闻被晒过的棉被 , 都会感觉到安心的原因之一 。
为什么太阳照射下毛巾会出现新的物质呢?科学家们推理 , 这可能是太阳的功劳 , 因为纺织品会在太阳的照射下产生光化学反应 , 比如毛巾的生色团含有的布料染料、柔软剂等等物质 。
在太阳的照射下 , 这些物质就会吸收紫外线 , 从而被激发到三重态 , 并与毛巾表面的物质产生反应 , 成为挥发性化合物 , 带给人们独特的香气 。
当然 , 我们所闻到的“太阳味道”除了这些物质 , 还有洗完物品后所残留的洗衣液或者肥皂的味道 , 以及我们所分泌出去的人体皮脂 , 粉尘等等加在一起的味道 。
螨虫的危害当然 , 虽然阳光并不能烤焦螨虫 , 但25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也能使得一部分的螨虫脱水而死 。 上面也有说过 , 我们的周围遍布着大量的螨虫 , 甚至定期的清扫也无法清除干净螨虫 ,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对它们放松警惕 , 无视螨虫的存在了 。
根据研究显示 , 成年人中就有大概97%的人被螨虫感染 , 它们不仅仅会在各个角落里繁衍 , 还会寄生在人类和动物的毛囊、皮脂腺、皮肤表层、身体的各个部分等等 , 甚至一些螨虫还会因为接触被直接或间接扩大传播的范围 。
这些寄生在人体各个部分的螨虫 , 由于它们的寄生活动 , 我们也常常会出现各种症状 , 比如耳螨会导致耳道瘙痒、出现褐色分泌物等等 , 又比如疥螨寄生在皮肤表层 , 经常会使得我们的皮肤瘙痒、增厚、结痂等等 。
在皮脂腺或毛囊的蠕形螨则比起上面的两种螨虫来说更加普遍 , 我国感染蠕形螨的人甚至高达97.86% , 传播途径十分广泛 , 只是普遍而言不会出现临床症状 , 当患者免疫力下降 , 或者是吃了太多的甜食、油腻食品就很容易忽然发病 。
推荐阅读
- 穿越另一宇宙的时空隧道,用爱因斯坦的方程计算,极有可能存在
- 土星中的一颗卫星竟然可能是人造的?科学家:连焊缝都清晰可见!
- 中子星的质量已经不能用元素来解释了那么黑洞的内部究竟是什么?
- 地球上活了4亿年的无敌生物,核弹炸不死它,头没了还能活
- 为何非洲没老虎?当年放到非洲草原上的5只华南虎,后来如何了
- 黑洞或许并不能摧毁吞噬一切,它可能是通往另一平行宇宙的入口?
- 在银河系游荡的黑洞
- “宇宙大爆炸”?那或许只是我们被“白洞”吐出来的一个过程
- 更多疑似外星人信息!天眼每年20PB数据,未来还要建5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