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出现罕见的“七星连珠”画面!这种天象对地球有影响吗?


夜空出现罕见的“七星连珠”画面!这种天象对地球有影响吗?


文章图片


夜空出现罕见的“七星连珠”画面!这种天象对地球有影响吗?


文章图片


夜空出现罕见的“七星连珠”画面!这种天象对地球有影响吗?


文章图片


夜空出现罕见的“七星连珠”画面!这种天象对地球有影响吗?


文章图片


据天文学家介绍 , 今年夏天我们将迎来观赏到“七星连珠”的罕见天象 , 而具体的时间就是6月16日到19日这几天 。 17日凌晨 , 有网友拍到了“七星连珠”的画面 , 并且将其挂到了网上 , 引发了很多人的围观和热议 。

之所以大家对此非常关注 , 一方面是由于天体的“连珠”现象 , 与流星雨、日食和月食等天象一样 , 从感觉上都极具震撼性 。 另一方面 , 天体“连珠”的数量越多 , 发生的概率就越小 , 像达到“七星连珠”这种级别的就更罕见了 。
太阳系行星为什么会发生“连珠”?由于太阳系内的行星 , 基本都处在系内的黄道平面上 , 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 , 因此 , 在特殊的时间点 , 数量不等的行星 , 就会处在同一侧并且以近乎直线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 从地球上看去 , 就像一串珍珠一样悬挂在天空 。
按照万有引力公式和开普勒公式 , 我们可以推算出一颗行星围绕恒星公转的时间周期 , 即T^2/R^3=4π^2/(GM) , 这里的T就是公转周期 , R代表着行星公转的轨道半径 , M为恒星的质量 , G为万有引力常数 。

从上面的公式 , 我们可以看出 , 一颗行星围绕恒星公转的周期大小 , 与本身的质量无关 , 而是与公转轨道的半径成正相关 , 也就是说距离恒星越近 , 那么公转的周期就越短 。 拿太阳系内的行星来说 , 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 其公转周期仅为87.9个地球日 , 而距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 , 公转周期则达到了164.8个地球年 , 是水星的684倍 。

正是由于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有快有慢 , 那么就存在着一些特定的时间节点 , 刚好它们能够处在一条直线的附近 , 于是就有了“天体连珠”的现象 。
天体“连珠”的周期是怎样的?按照概率来看 , 行星的数量越多 , 那么它们连成一线的几率就越小 。 在太阳系内 , “三星连珠”是最起码的“配置”(其实是没有“两星连珠”的 , 因为两点无论如何都会形成一条直线 , 这样就失去了意义) 。 如果将月球计算在内 , 那么在地球上理论上可以看到最高“配置”为“九星连珠”的天象 , 不过出现这种天象的几率非常小 。

其实 , “天体连珠”并不是所有的“同框”天体都位于一条严格的直线上 , 而是处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就可以 , 也就是说 , 从地球上观察的话 , 只要这些天体能够在视野的一定张角范围内就行 。 比如 , 有用60度张角来衡量天体“连珠”的 , 这基本上就是最宽的标准了 , 也有用30度张角来评判的 , 当然还有更严的标准 , 那就是15度张角以内 。
使用不同的张角标准 , 推算出太阳系内形成“连珠”的周期也是不同的 。 比如 , 用60度张角来衡量“五星连珠”的周期 , 1000年内可以出现50次左右 , 而如果收严到15度张角 , 那么1000年内只能出现9次 。
现在通常应用的是30度张角这样的标准 ,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 , 那么出现“六星连珠”的周期 , 大约为100年;“七星连珠”则需要8000年;“八星连珠”更是需要130万年 。 如果把地球放进来 , 从外太空来看太阳系内的行星排列的话 , 形成“九星连珠”的时间周期 , 将达到3亿年 。

由于月球在围绕地球的公转过程中 , 也会出现与其他行星在夜空中“同框”的情景 , 因此也有一定几率形成若干行星和月球连成一线的画面 , 所以如果考虑到月球的因素 , 那么上述太阳系天体“连珠”的周期将会缩减一些 , 比如在30度张角的标准下 , “六星连珠”出现的时间周期 , 会降低到77年左右 。
为什么网友拍的画面中 , 只有6颗“星星”?细心的网友肯定会发现 , 在网上公开的“七星连珠”画面中 , 夜空中明亮的、成一条直线的星体数量 , 明明只有6颗 , 为什么被人们称为“七星连珠”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称谓的习惯问题 。
如果以直观的观察结果来衡量 , 夜空中出现在一条直线上的星体数量有几颗 , 那么就能称为几星“连珠” 。 而如果将地球考虑进来 , 连成一线的星体与地球也自然会处在一条近似的直线上 , 那么最终的结果 , 就变成了直观的星体“连珠”数量再加1 。 此次网友拍摄的画面 , 最终被称为“七星连珠” , 其实是把地球考虑进来的结果 , 当然将其形容为“六星连珠”也是可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