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大小的引力波天文台


星系大小的引力波天文台


文章图片


星系大小的引力波天文台


文章图片


我们正处于引力波天文黄金时代的风口浪尖 。 虽然LIGO已经很棒了 , 但仅凭它的4 公里臂长外 , 它只对大约1赫兹到10赫兹的频率范围敏感 , 这大致对应于合并之前的双星轨道的频率 。 双星越大频率就越低 , 为了捕获到百万至十亿个太阳质量黑洞的合并 , 我们需要观察0.1毫赫兹至0.1赫兹范围内的引力波 , 这将需要一个臂长数百万公里的干涉仪 。

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天能做到这一点 , 欧空局的LISA和我国的太极计划就是这样的一个设备 。 这些飞船将在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跟随地球 , 其臂长将达到250万公里至300万公里 , 大约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6倍 。 它必须要那么大 , 才能听到0.1毫赫到0.1赫兹的引力波 。 它将看到那些合并的超大质量黑洞 , 以及数千对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在合并之前发出的微弱嗡嗡声 。
【星系大小的引力波天文台】
脉冲星计时阵列宇宙充斥着时空涟漪 , 我们预计存在宇宙早期的微弱引力波背景 。 这些引力波背景来自双超大质量黑洞 , 来自宇宙弦(如果它们存在) , 甚至来自大爆炸后引力与其他力的解耦瞬间 。 太极计划和LISA可能会检测到其中的一些 , 但是这种引力波背景中的大部分将具有长达数光年的波长 , 这超出了我们可以物理构建的任何引力波干涉仪 。 我们需要一个遍布银河系的完美计时设备网络 , 事实上 , 我们已经有一个了 。
脉冲星有规律的自转 , 喷流掠过地球 , 导致一系列比原子钟更规律的闪光序列 。 我们已经在使用这些来研究引力波背景 , 它们的频率范围是1到100纳赫兹 。 国际脉冲星计时阵列是一项巨大的努力 , 它与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和射电天文台合作 , 监测数十颗旋转最快的跨越数千光年的毫秒脉冲星 。 它寻找信号到达时间的变化 , 这种变化可能表明脉冲星阵列的内部空间结构的微小波动 。

这个星系尺度天文台已经在运行 , 并且已经对引力波背景的幅度设置了宝贵的限制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收集到的更多数据 , 有望产生我们所希望的结果 。 这可能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大爆炸瞬间的唯一方法 , 一些科学家甚至试图了解引力波如何与恒星相互作用 。
引力辐射应该具有物理效应 , 正如理查德·费曼首先提出的粘珠论证 。 他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引力波探测思想实验 , 一根带有两个滑动珠子的杆 。 当引力波通过时 , 珠子可以自由地跟随空间的膨胀和收缩而运动 , 而杆子由于其原子之间的原子力而抵抗运动 , 这就会导致珠子可以沿着杆而滑动从而摩擦生热 , 这种热能来自引力波的能量 。

这个思想实验是不切实际的 , 但它表明在适当的情况下 , 引力波应该能够将它们的一些能量倾倒到物质中 , 例如倾倒到恒星中 。 恒星以特定的频率振荡 , 如果引力波频率与恒星的自然共振频率相匹配 , 则可以在恒星内部产生振荡 。 这会产生内部摩擦 , 加热恒星内部 , 然后恒星应该会变亮 , 并且密集的恒星场中观察到这种效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