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铅绘制的鲨鱼
【两只母鲨同居10年,其中一只莫名生娃,实际上这并不是好事】意大利的母鲨独自产子并不是首例 , 早在2012年的美国加州、2016-2017年的日本 , 都出现过无性繁殖的案例 。
我们可以理解为 , 水族馆的雌性鲨鱼始终处于 , 缺少甚至完全接触不到雄性鲨鱼的境况下 , 想通过自然交配实现繁衍的方法是必然不可能的 。 它们之所以会选择孤雌繁殖 , 是因为如果想延续种族 , 它们除了放弃交配别无他法 。 但这种无奈之举即便生出了小鲨鱼 , 生命质量真的过关吗?
水族馆中的鲨鱼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孤雌繁殖有什么缺陷 。
“孤雌繁殖”有何弊端?我们上文说到 , “孤雌繁殖”是指雌性的卵子在未发生受精作用的情况下 , 通过复制自身DNA , 直接孕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 顾名思义 , 这种方式下产生的鲨鱼宝宝 , 体内只含有母亲的一半不到的基因 。 换句话说 , 新幼儿像是母亲的不完全克隆体 。
孤雌生殖不需要精子参与
说它“不完全” , 是因为新生命体体内的DNA还会再次经历重组 , 这使它与母体之间会产生一定差异 , 但这并不会使新个体得到更好的生存发展 。 孤雌生殖使其所有遗产物质都来自母亲 , 个体没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变异 。 免疫系统的缺陷就会暴露的日益明显 , 大大降低了存活率 。
可以试想 , 个别由孤雌生殖而来的个体 , 在生存上本就已经存在很大的挑战了 。
DNA会进行重组
如果今后这种生殖方式成为主流 , 个体进一步扩大成整体 , 当这个群体遭到外来攻击时 , 就会因为抵抗力不足无法防御 , 而数量减少 。 长此以往 , 鲨鱼种群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 如果母体本身就患有某种疾病 , 那么孤雌繁殖的个体就会比正常受精而来的个体 , 有更大的概率患上这种疾病 。
孤雌生殖干细胞的产生原理
当这一个种群中的绝大多数都有缺陷时 , 不论它的数量有多么庞大 , 都很难在地球上存活下去 。 没有遗传变异的作用 , 种群不在进化 , 它们终将因不适应这个环境而灭绝 。
既然孤雌繁殖并不是好事 , 那么这种繁殖方式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呢?
锤头鲨可以进行孤雌生殖
母鲨自繁殖是灾难的预警吗?通过资料的记载 , 鲨鱼种群中出现孤雌繁殖现象的时间间隔已经在缩短 , 从2012年到2016、2017年 , 再到2021年 , 已经有多条小鲨鱼以这样的方式出生 , 又因为这种特殊的方式而死亡 。
鲨鱼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人类 , 它们面对的生存环境已经很严峻了 , 这是它们在向外界发出的危险的警报 。
孤雌生殖方式生下的小星鲨
第一个信号是鲨鱼种群的数量正在减少 。 这种数量的减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为的 , 人类对鲨鱼的过度捕捞 , 使其总体数量在急剧递减 。 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对鲨鱼肉制品以及“鱼翅”等的欲望 , 对鲨鱼肆意捕杀 。 同时 , 又不采取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导致鲨鱼没有合适的生存空间 。
鲨鱼种群数量在减少
第二个信号是鲨鱼种类在不断减少 。 像鲸鲨、姥鲨、噬人鲨 , 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 种类的减少也是在督促人类加强保护 , 但现在发现比保护更难得 。
一个稀有品种的出现 , 往往很容易在一时引起轩然大波 , 但在这之后呢 , 我们需要的是用更好的方式对其进行追踪和保护 。
数量稀少的鲸鲨
科学家们已经明确表明 , 母鲨为了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 抛弃自然的交配方式 , 选择孤雌繁殖的生育方式是无奈之举 。
但这种方式只是母体DNA的简单复制和重组 , 容易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 , 降低种群抵抗力和防御力 。 母鲨的这种选择 , 也是在向人类敲响警钟 , 如果在不采取合适的措施 , 自然界的生物种类将越来越少 。
动画片中的鲨鱼形象
保护自然 , 必须从此刻开始 。
推荐阅读
- 人在死亡前三分钟,身体会出现什么信号?科学家告诉你答案
- 迷雾重重的仙女圈之谜:每40年出现或消失?专家对其成因众说纷纭
- 塑料降解新方式!科学家发现专吃塑料的“超级蠕虫”
- 人类意识被篡改过吗?史前大洪水真相揭开,真的是巧合吗?
- 百慕大海底到底有什么?为什么科学家不敢公布真相!
- 长出巨大肿瘤的大白鲨
- 后续来了!没想到‘土卫8’竟然是星际战舰的充电桩!?
- 陈根:中科院科学家,开辟碳材料新方向
- 诺贝尔奖故意不给我们?这4位国人本能获奖,却留下一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