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法则的基石:猜疑链( 二 )


方案本身是为了解决问题 , 却因而产生了新的问题 , 如此周而复始 , 无限循环 , 最终导致怨声载道 。
【人性法则的基石:猜疑链】很多人就会难以理解 , 到底方案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制造问题?
这个时候就成为死局 , 「猜疑链」并没有因为沟通而破局 。
他人即永恒的威胁 。
上司觉得各个部门的领导说得都有道理 , 而执行的一方认为上面朝令夕改不统筹全局又相互矛盾不能自证 , 使用的一方认为这些程序的设置就是来折腾人的 。
三方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 而且对于他人的不理解自己也表示不理解 , 显然问题还是有很多 。
由于解决方案的局限性 , 思考的问题矛盾性增多 , 矛盾点就是一个人的猜疑链 。
而局限的解决思路比如索性不做 , 做得多错得多 , 越做越错 。
或者索性不沟通 , 直接毁灭 , 这跟你是什么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
矛盾点在于考虑现有情况时变得很多很复杂 , 而且矛盾点不断在增加 , 「猜疑链」太长 , 因而人家懒得这样做了 , 觉得太麻烦 。
「猜疑链」的底层逻辑从社会学的角度 , 作为人类的个体 , 你很难脱离群体而独活 , 因而理解「猜疑链」作为人性法则的基石它的底层逻辑(参照《三体》中宇宙文明的两条公理)在于:
1、生存是每个人的第一需求 。
2、个人不断生存和发展需要获取社会资源 , 但是在封闭的社会群体中 , 总体的资源保持不变 。
在这里你可以推断出:
1、个人行为都是基于生存 , 与个体而言生存权高于群体共识;
2、群体社会产生群体共识 , 约束和规范社会关系;
3、就社会关系而言 , 每个人都是你的竞争者;
4、社会资源存在零和博弈 , 你得到必定有他人失去;
5、个体与个体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竞争关系 , 相对于文明间直接毁灭的手段 , 群体共识约束个体的行为 , 个体间的手段隐藏得更深 , 由猜疑引出的欺诈和隐瞒都是生存手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