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温度超过70摄氏度是什么概念?蚂蚁不是被烫死,就是被烤熟!


地表温度超过70摄氏度是什么概念?蚂蚁不是被烫死,就是被烤熟!


文章图片


地表温度超过70摄氏度是什么概念?蚂蚁不是被烫死,就是被烤熟!


文章图片


地表温度超过70摄氏度是什么概念?蚂蚁不是被烫死,就是被烤熟!


文章图片


地表温度超过70摄氏度是什么概念?蚂蚁不是被烫死,就是被烤熟!


文章图片


地表温度超过70摄氏度是什么概念?蚂蚁不是被烫死,就是被烤熟!


近日来 , 华北很多地区的气温一直居高不下 , 河南大部、安徽西北部、山东西南部等地的最高气温 , 已经突破了40摄氏度 , 而这些地区的平均气温 , 也要比常年高出2-3摄氏度 , 特别是根据有关气象监测站的监测数据 , 这些地区的地表温度 , 纷纷超过了50摄氏度 , 更有甚者 , 像河南西峡站的地表温度达到了74.1摄氏度 , 这要比前两年科威特公布的地表最高温度还要高 , 很多人调侃 , 在马路上都可以“摊鸡蛋”了 。

什么是地表温度?看到这里时 , 我想大家肯定会对“地表温度”这个概念十分关注 。 毕竟大家平常在天气预报中看到的气温值 , 与地表温度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 特别是在夏季 , 我们在室外行走时 , 感受到的温度 , 可能要远高于天气预报中提到的温度值 , 那么 , 究竟“地表温度”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它与平常我们所说的气温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知道 , 地球的热量 , 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太阳的辐射 。 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时 , 会穿透大气层来到地面 , 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 因此太阳辐射的能量 , 只有极小一部分被空气直接吸收 , 很大一部分辐射能量是直接作用于地表的 , 而照射到地表的太阳辐射 , 一部分反射出去 , 剩余的一部分则被地表所吸收 , 使地面的温度上升 , 所以 , 理论上地面表层的温度 , 一般上都会高于空气的温度 。

按照气象监测的相关规范 , 地表温度衡量的是自然泥土表面的温度 , 在测量时 , 一般是将温度计平放在地面上 , 使温度计的表身与感应球一半埋没于土壤中 , 另一半裸露在空气中 , 这个时候测出的温度即为地表温度 。 而在人们简易的测量时 , 也可以将温度计平放在地面之上 , 使感应球体紧贴地面而获得读数 。

而在测量气温时所得出的空气温度 , 就是天气预报时公布的温度数据 , 一般是在气象观测站的百叶箱内进行测量 , 百叶箱离地的高度为1.5米 , 而且是在自然通风和阴凉的环境下进行的测量 。 气象观测站还分为基本站和基准站 , 其中基准站每日观测24次 , 基本站一般在每天的2点、8点、14点和20点监测4次(也有3次的) , 通过这些观测 , 得出每天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平均气温 。

影响地表温度的因素正因为地表观测时 , 温度计更接近于地面这个“热源” , 因此地表温度普遍会高于气温 , 而且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段 , 二者的差值会非常明显 。 比如近期河南的部分地区 , 地表温度要比当日的最高气温高出30多摄氏度 。
当然 , 影响地表温度高低的因素有很多 , 它与气温基本呈现出正相关性 。 一般情况下 , 地表湿度越大的区域 , 地表温度越低 , 比如湖面、水体表面的温度要比周边的陆地表面温度低;光照强度大的地表温度 , 要比光照强度小的区域数值高 , 比如阳光直射的区域 , 要比相同区域云层遮挡时温度高;在距离不大的情况下 , 水泥路面、沥青地面、金属地面、沙地等处的温度 , 要比草坪区域的温度高出很多 。

虽然近期华北地区很多地方的地表温度都超过了70摄氏度 , 但是这还不是我国地表温度最高的地方 , 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 , 即是我国平均气温和最高温度的“顶峰”之地 , 每年最高气温高于35摄氏度的天数达到100天以上 , 而高于40摄氏度的天数也能有40天左右 , 可以说是我国的“热极”名副其实 。 在吐鲁番盆地 , 所监测到的最高地表温度 , 甚至能达到89摄氏度 , 因此当地民间有“沙土里蒸熟鸡蛋”、在“石头上烤面饼”的说法 。

地表温度不具有普适性在大部分的情况下 , 我们人体所能感受到的温度 , 其实与天气预报中提到的气温值比较接近 , 而很难接触到或者持续生活在夏季这样的极高地表温度下 , 所以地表温度这个概念 , 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来说 , 不具有普适性 , 只是气象学上的一个参考概念而已 。 但是 , 一般情况下 , 地表温度很高的时候 , 平均气温也会较高 , 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