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敖然:游戏产业发展舆情稳中向好 防沉迷工作获社会高度认同
6月17日下午 , 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 , 中国音数协电竞工委承办的电竞工委企业交流会顺利举行 。 会上 ,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代表中国音数协致辞并发布了《2021年游戏产业舆情生态报告》 。 全文如下:
文章插图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为大会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作为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 , 游戏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在全球数字竞争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同时青少年健康成长、优秀中华文化传承等也和游戏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 因此 , 从社会舆论视角出发 , 研究当前游戏产业公众认知情况 , 对推动产业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十分重要 。 今天 , 由我代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 , 发布《2021年游戏产业舆情生态报告》 , 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理解产业情况 。
整体来看 , 2021年各游戏企业严格遵守主管部门的要求与规定 , 落实防沉迷要求 , 进一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 舆论对政策效果、企业遵规守律和积极履责感知明显 , 主管部门针对防沉迷所做的工作获得社会认同 , 游戏产业整体舆情稳中向好 。 与此同时 , 内容精品化、游戏出海、元宇宙、电竞发展等话题 , 与政策管理、人才问题、生态优化等交叠关联讨论 , 舆论认可游戏产业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挥的正面价值 , 期待不断提升游戏产业社会贡献度 。
本报告基于境内外舆情信息以及问卷调研结果 , 采用舆情定量、问卷调研和定性分析三种研究方法 , 客观呈现2021年游戏产业舆情生态特征及趋势 。
这次发布的报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介绍基本概况 , 看大家在谈游戏时 , 都在谈些什么;二是拆解舆论关注点 , 从社会关注的具体议题分析背后原因 。
一、基本概况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游戏行业管理多措并举、疫情下游戏产业积极融入数字经济等热点话题推动下 , 2021年游戏话题关注度持续上涨 , 从2020年83.97上涨至85.58 。
在游戏企业遵规守律、游戏行业向好发展、游戏内容精品化等影响下 , 游戏产业舆论正向口碑年均值也保持上升 , 从2020年的87.8提升至89.5 。
主流媒体紧追游戏防沉迷问题 , 占比37% 。 包括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和游戏消费、防沉迷系统实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网络游戏适龄提示、游戏账号租售问题等 。 政策管理、电竞发展等分列其后 。
2021年境内外最受关注的游戏产品有哪些呢?从境内情况看 , 我们计算出前十的商业游戏和功能游戏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两类游戏的平均关注度指数分别为74.3、33.4 , 差异较大 , 说明功能游戏虽然正向价值高但受众面相对局限 。 在主管部门开展“网络游戏正能量引领计划”的当下 , 如何让游戏正能量得到更多关注、放大影响力 , 也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
从境外情况看 , 出海游戏通过主动的厂商宣发 , 或被动受当地舆论“自来水”关注 , 已在海外形成一定舆论影响力 。 然而 , 从这一页数据可以看到 , 最受外媒关注的游戏产品 , 与推特官方发布的讨论最高的产品呈现一定差异——媒体关注的并不一定是网民热衷讨论的 , 说明游戏出海还需打造出更多深入人心、能引发网民共鸣、进而产生更高关注度的产品 。
在关注游戏人群画像上 , 为获取更细致数据颗粒度 , 我们将数据源切换成调研数据 , 对全国范围内14周岁以上网民进行调研 , 结果显示18至45岁的关注人群占比超八成 , 仍是关注游戏话题的主力 , 普通职员和企业管理者占比40.1% 。 学历上看 , 本科及以上占比41.1% 。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 五线城市及以下14至18岁人群占比高达33.3% , 说明需要对城乡地区未成年人涉游戏情况予以重视 。
二、舆论关注点
前面围绕媒体、受众、产品等做了概况介绍 。 第二部分 , 我们看看去年受行业和舆论关注的六个点 。
第一 , 版号发放是焦点
去年大家对版号的发放问题十分关注 。 可以看到 , 2021年7月起 , 围绕版号管理政策动态、猜测版号重新发放时间等 , 版号发放关注度趋势起伏变化较大 。
从媒体聚焦议题看 , 行业媒体议题73%都聚焦于版号发放和游戏产品获批情况 , 主流和财经媒体聚焦议题相对平均 , 同时偏向于关注“版号政策影响游戏行业、游戏企业资本市场表现” 。 典型如2021年11月财经媒体报道称版号或将近期恢复审批引发市场连锁反应 , 这也说明财经媒体报道对游戏市场秩序影响较大 , 需引起一定重视 。
网民观点主要从产品体验出发 , 支持自己喜欢的游戏产品获得版号 , 在版号发放长效机制上 , 期待优质游戏产品能走上版号获批“快车道” , 进一步提升国产游戏精品化 。
第二 , 游戏防沉迷、未保是热点
2021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 , 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游戏防沉迷和未保工作 , 出台更严格规定、加强线上巡查、展开专项整治等 , 共同推升游戏防沉迷和未成年人保护话题关注度 。 相关治理举措中 , 最受关注的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 关注度指数为92.22 。
游戏工委积极组织、倡导行业自律 , 2021年9月游戏工委发起《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 , 截至目前主要的游戏企业共有411家积极响应公约 , 调研显示79%的网民积极认可《公约》 , 并感知到《公约》在推动游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上 , 已产生实际效果 。
同时 , 游戏企业还根据主管部门精神将防沉迷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 , 比如在放假前专门推出限制未成年人游玩的通知 , 已经成为一种行业常规做法 。
经政府、协会、企业等多方努力 , 2021年游戏防沉迷取得显著效果 , 超八成受访家长表示孩子玩游戏时间有不同程度减少 , 其中43%认为“明显减少” 。
从解决游戏沉迷热门观点分析 , 2021年游戏管理政策、协会工作靶向 , 都呼应和回应舆论关切及期待 。 同时 , 舆论也开始更多强调家庭监护责任和意识 , 从“网络素养提升”“多元共治”切入讨论 , 社会多元共治共识进一步凝聚 。
在网络素养提升上 , 调研结果显示 , 53.1%的网民认为目前不仅是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亟待提升 , 家长群体的网络素养同样亟待提升 。 而家长责任意识不到位、企业缺乏正面引导、缺乏学校课程体系等是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的主要障碍 , 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家庭、学校、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 。
第三 , 内容精品是亮点
2021年内容精品化趋势更加明显 。 我们通过舆情数据计算出2021年新上线游戏中 , 最受关注和最受好评的游戏 。 这里可以看出 , 游戏产品题材丰富、玩法多元:类型既有移动游戏也有客户端游戏 , 玩法覆盖MOBA、策略、休闲、角色扮演等 , 内容类型上有IP大作也有原创精品 。 同时 , 游戏新作口碑TOP10均分达到8.2分 。
2021年内容精品化趋势 , 还体现在游戏产品获得的国际奖项上 , 去年TGA(The Game Awards)、苹果App Store Awards年度游戏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行业认同的奖项评选上 , 我们的游戏产品都取得不俗成绩 。 同时 , 内容精品化也受到网民认可 。 网民对2021年新上线游戏正面评价集中在玩法有趣、操作感强、题材新颖、音画精良等方面 。
此外 , 我们也发现游戏企业主动谋求精品化发展 , 去年多家游戏企业的发布会上 , “IP”“自主研发”“精品化”成为共同核心词 , 体现出游戏企业高度重视IP和内容储备、打造过硬的研发和技术力量 , 以期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
第四 , 生态优化是重点
2021年国内外游戏产业涉及渠道分成热点事件频发 , 在版号进一步收紧、国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精品化发展提升游戏研发成本等背景下 , 渠道分成等争议受到舆论关注 。
从媒体观点和网民观点来看 , 舆论共识向“内容为王”凝聚 , 虽然当下渠道仍然非常重要 , 但未来渠道或成多元化趋势 , 产业生态因此发生改变 。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敖然:游戏产业发展舆情稳中向好 防沉迷工作获社会高度认同】第五 , 人才问题是槽点
受市场竞争、业务扩张影响 , 2021年游戏行业出现人才“内卷” , 企业以超出平均薪资水平“高价”抢夺人才;而人才“内卷”也推动游戏企业以高分红、降低劳动强度等方式留住人才 , 客观上提升从业者待遇和福利 。 临近2021年末 , 相当一部分游戏企业出现明显裁员现象 , 呈现人才问题出现结构性矛盾和复杂多变的一面 , 带动舆论更深刻的讨论和思考 。 从舆论情绪分布看 , 游戏企业降低劳动强度、给高分红等受到的认可肯定、乐观期待较多 , 而游戏企业裁员、人才断层等 , 引发的担忧焦虑较多 。
对企业高价抢夺人才的“内卷” , 舆论讨论主要聚焦“内卷”原因 , 认为主要是业务扩张、竞争加剧、精品化战略所致 , 总共占比63% 。 同时 , 舆论认为储备人才不意味着能做出优质产品 , 也担忧不理性的人才争夺影响行业良性发展 。 对部分游戏企业为留住人才、顺应舆论呼声 , 实施取消大小周、强制下班、加强分红等提升福利 , 25%的观点对此支持和点赞 , 但也认识到游戏行业高强度劳动由来已久 , 虽然加班现象局部改善但整体依然普遍 , 期待行业进一步改善从业环境 。 临近2021年末 , 游戏行业形势收缩 , 游戏企业裁员消息不断 。
对此 , “忧虑影响就业和行业健康发展”的舆论观点占比27% , 同时23%的观点集中于分析游戏企业裁员原因 , 18%的观点呼吁版号尽快恢复发放提振信心促进行业发展 。
第六、转型发展是看点
2021年游戏企业继续探索和纵深转型发展道路 , 推动电竞发展、布局元宇宙 , 更注重跨界融合发展、开拓海外市场 , 以此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 也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经济、文化、科技价值 。 其中 , 最受关注的是电竞发展 。
2021年EDG夺冠、电竞入亚等共同推升电竞话题关注度 , 从2020年86.77上涨至2021年的87.6 。 除对赛事动态关注之外 , 防沉迷新规对电竞青训体系的影响、首批电竞专业学生毕业和就业等话题同样受到关注 。
同时 , 网民对电竞产业的正面态度持续增加 。 对比近四年数据 , 质疑否定态度连年递减 , 从2018年的15.2%下降至11.8% 。
调研结果显示 , 虽然网民对电竞产业的偏见仍有 , 但已经不是主流 , 认为电竞是新兴产业、数字文化活动、体育项目的更多 , 网民对电竞产业正向认知加强 。
2021年游戏企业纷纷布局元宇宙 。 从焦点议题分布看舆论重视安全与鼓励发展并存 , 一方面提醒金融和概念炒作风险 , 另一方面鼓励元宇宙发展避免落后于全球竞争 。 其中 , “游戏+社交”被认为是元宇宙的天然载体 , 舆论期待游戏企业提前投入 , 避免错失产业风口 。
2021年游戏IP继续深化跨界融合发展 , 涉及16个领域 , 较2020年增加汽车、服饰和红色文化 。 从案例数量分布分析 , 游戏IP在传统文化、文旅、文博、音乐等领域继续纵深融合共赢:一方面通过联动游戏传播相应文化元素;另一方面游戏内容创作又可从联动方处汲取灵感 。
除IP跨界外 , 游戏科技跨界融合发展成为新关注点 , 舆论主要围绕游戏相关技术群外溢至制造业、医疗医药、智慧管理等前沿领域的应用 , 以及人工智能、芯片等与游戏领域的相互影响和促进等方面展开讨论 。
最后 , 中国游戏出海境外关注度趋势保持稳步上升 , 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出海游戏激发海外玩家对中国的兴趣 , 助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
例如 , 68%的玩过中国游戏的海外用户表示喜欢中国文化内容和元素 ,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首先是游戏场景和游戏人物的服装配饰 , 从这两方面入手营造“中国感”效率较高 。 另一方面 , 思想排名最后 , 说明海外用户对东方哲学、价值观还没有深入体验 , 存在较大机会 。
最后一部分是我们报告的计算和调研方法说明 , 大家可从报告完整版中获取 , 这里不再赘述 。 今天的发布到此结束 , 希望能带给大家更有益的思考 , 谢谢!
推荐阅读
- steam|18元就能买断国产精品手游!浅谈《部落与弯刀》移动端的优势
- lpl|多个位置对线被单杀,与TT作战陷入颓势的LNG水平到底如何?
- 地下城与勇士|DNF:110级版本你满级了吗?升级方法要从这些细节入手!
- 地下城与勇士|DNF: 最强单件史诗装备排行,全职业可佩戴,最高增加25%技能攻击力
- fly|无畏与FLY连麦透露内幕,因紧张将口号喊错,FLY一句话暴露地位
- 电子竞技|在中国电竞圈,2009伍声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 神魔|剑与远征:亡灵凯伦的测评,蛮血觉醒情报,这些神魔改版,兑换码
- moc|武士与机甲【MOC新作&精选】
- |原神爆料汇总:苏与钟离关系匪浅,新角色“辛焱”是黑皮辣妹?
- 原神|原神:真爱党与众不同,盘点那些非真爱党不推荐的游戏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