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早些时候 , 南京交通远没有现在这么便利 。
在没有大桥和过江隧道的日子里 , 南北间一江之隔 , 仿佛天各一方 。
那个时候长江岸畔还是寂寞的荒洲 , 除了跃动的鱼儿和低处盘旋的水鸟 , 似乎别无生机 。
1908年 , 津浦铁路开建 , 浦口成为终点 。 这块少有人踏足的土地才渐渐繁华了起来 。
作为当时渡江的唯一通道 , 浦口码头高峰期日航能达150班次!
再后来大桥飞架南北 , 乘坐渡船的人流肉眼可见的减少 , 承载无限希望的宁浦线 , 渐渐沉静在回忆里 。
前不久 , 乐乐又去浦口码头坐了一次过江轮渡 。 放眼看去 , 是熟悉又陌生的环境 。
码头附近能感受到百年岁月的沉淀 , 旁边就是浦口火车站的旧址 。
这里曾是朱自清先生在去北平读书前 , 和父亲告别时的车站 。
《背影》中“我去买几个橘子 , 你就站在此地不要动 。 ”的原型地就是这里 。
刚走进码头 , 就能一眼看见手写、打印的简易公告栏 。
自今年6月起 , 宁浦线轮渡实行夏令时 。 工作日调整为40航班 , 休息日也有36班航班可坐 。
轮渡是时代里的从前慢 , 票价很便宜 。
单程2块 , 公交卡1块 。 倘若你在换乘优惠时间内 , 刷卡0元 。
宁浦线 , 承载了几代浦口人“进城的路” 。
每次走在通往轮渡的栈桥上 , 乘客们都是步履匆匆 。 无论男女老少 , 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着 , 奔波着 。
走上栈桥 , 曾经坐船的感觉就回来了 。 小电驴和行人并排走着 , 夕阳的映衬下很是热闹 。
在候船的站台 , 就能看见“宁浦线”轮渡 , 大家静静坐着等待开船的时间 。
“宁浦线”轮渡共有上下两层 , 一层是提供给骑行电动车过江的乘客使用 , 普通乘客可以前往轮渡的二层 。
座位和扶手是必不可少的 , 除非是经常过江的常客 , 大多数图新鲜来打卡的小年轻更喜欢站着欣赏江景 。
听着渡轮划破江水发出阵阵涛声 , 在江风吹拂中欣赏落日洒在江面上的美景 , 心胸自然地开阔了 。
现在的宁浦线全封闭了 , 和记忆里的样子有了区别 。 吹不到江风 , 很是可惜 。
记忆里的宁浦线轮渡 , 有混着江货腥味和蔬菜泥土味的空气 。
那斑驳的栏杆和“嘎吱”作响的船板 , 承载了多少南京人的南北往来 。
“你家公子多大啦?” , “蛮回去买der鸭子吃吃唉”……
伴随着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话 , 船舱在渐暗的天色中变得温暖 , 墙壁反射着太阳发出微微的光 。
曾经 , 第一次坐轮渡 , 内心难免怀着些许忐忑 。 双脚踏上了船 , 漂向江的另一侧 , 不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
那时船上不紧不慢的多是老人 , 叼着几块钱的烟 , 在太阳的影子里缓缓吐纳着时间 。 现在封闭的船舱看不到抽烟的人 。
南北往来的记忆像是夕阳下的轮渡 , 在风中渐行渐远 。
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 中山、浦口码头一线还能存在多久呢?
中山码头旁的大马路曾是条被人向往的“洋街” 。 那些当铺、书馆、戏院的热闹故事怎么说都说不完 。
推荐阅读
- 毕业旅行|瑞士旅游的精华在乡村,骑马逛瑞士
- 毕业旅行|三亚凤凰岛破产重整,曾比肩京城顶豪,如今房价腰斩,炒房客血本无归
- 汶川|早安云南 | 绝美隐世多依河,只此青绿的世外桃源
- 毕业旅行|超美的!适合毕业旅行的7个目的地,好玩好吃还不贵!
- 毕业旅行|观光、赏花、健身、亲水……来高坪赴一场不散场的青春盛宴~
- 毕业旅行|大美南阳摄影大赛|城市如画日日新
- 长沙|中国美丽城市肇庆,景点数不胜数,让外国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