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夏至将至,40天超长三伏天即将来袭,今年啥时候入伏?快来看看!】

文章图片

这几天的天气越来越热 , 打开日历才发现明天就是夏至了 。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 , 于每年公历6月21日-22日交节 。 在夏至节气当天 , 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 所以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 , 也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 夏至节气后 , 太阳的直射点会慢慢向南移动 , 因此从夏至节气后 , 北半球白天的时间会慢慢减少 , 夜晚的时间会慢慢加长 。 不过夏至并不是全年最热的一天 , 在民间有“热在三伏 , 冷在三九”的说法 , 意思是一年之中三伏天最热 , 三九天最冷 , 所以今年的三伏天什么时候到来呢?听老人说 , 今年的三伏天是超长三伏天 , 一共40天的时间 , 那么今年的三伏天从哪天开始 , 到哪一天结束呢?
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三伏天 , 很多人对三伏天也不陌生 ,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 , 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天气最为闷热的阶段 。 关于三伏天的时间 , 在民间有“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 , 意思是三伏天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 ,
在知道了三伏天的计算方法后 , 那么我们便能轻松知道今年的三伏天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 明天是夏至节气 , 是庚子日 , 是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 , 7月6日是庚申日 , 是第二个庚日 , 7月16日是庚午日 , 是第三个庚日 , 所以2022年的入伏时间便是7月16日 。 中伏是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 , 所以今年中伏是从7月26日开始 。 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间出现了5个庚日 , 因此今年中伏的天数是20天 , 所以中伏的最后一天是8月14日 。 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 8月15日是庚子日 , 所以今年的末伏是从8月15日开始 , 到8月25日结束 。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 。
虽然夏至节气是北半球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 , 但夏至却不是全年最热 , 而是三伏天 , 这是因为在夏至节气后 , 虽然北半球白天光照的时间会慢慢减少 , 但是在夏至节气后 , 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比释放的热量要大 , 随着时间的累积 , 地表中积蓄的热量越来越大 , 所以在夏至后天气就会越来越热 。 从夏至节气后 , 降水会越来越多 , 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增加 , 空气中的水分慢慢增加 , 因为水的热容量要比干空气大很多 , 所以在夏至节气后 , 天气会从原来的干热变为湿热 , 很多人会用“蒸笼”、“上蒸下煮”等形容词来形容三伏天的天气 , 这些形容词足以说明三伏天的天气特点 。
虽然进入到三伏天后天气会越来越热 , 但对于农民而言 , 三伏天的天气炎热是件好事情 , 在民间有“三伏不热 , 五谷不结”的说法 , 意思是三伏天天气很凉爽的话 , 农民种植的庄稼收成会变得很差 。 其实这句俗语还是很有道理的 , 我们华北地区现在正是农民最忙碌的时候 , 因为现在是农民忙着夏收、夏种的关键时期 , 夏至前后种植的夏播农作物对热量的需求量最大 , 如果夏播农作物长期处于很凉爽的状态 , 那么就会影响到夏播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 收成也会因为变得很差 。 如果三伏天的天气一直很炎热 , 并且降雨量也很多的话 , 那么庄稼在适宜的环境下会茁壮成长 , 收成也会因此变好 。
明天就是夏至节气了 , 也就是说从明天开始我们将会进入到炎热的盛夏 。 夏至后气温升高 , 我们在外出时要准备好防晒工具 , 避免在正午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出行 , 除此以外饮食还要注意调整 , 在夏至后饮食要多以清淡为主 , 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 。
推荐阅读
- 在我们眼中勤劳的蚂蚁会不会偷懒呢?为什么?
- 为什么有人认为大海里没有寄生虫?有什么理由可以反驳?
- 海水这么咸,不能直接喝,那海洋里的生物是怎么喝到淡水的?
- 西安女子不满男友分手,心理失衡实施物理阉割,最终酿悲剧 纪实
- 下海5000多万年,完全适应海洋环境,鲸鱼为何还没有进化出鳃?
- 美国科学家们计划在太空建造遮罩遮住整个地球,扭转全球气候变化
- 盘点历史上7种你会为它们的灭绝而感到庆幸的动物
- 地球最毒动物 排名前三的竟然是它们
- 海底现巨鲸尸体,上千章鱼和乌贼已经饱餐了4个月,还没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