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中国又一美景地刷屏外网,耗资26亿,建在悬崖上的仙侠世界,外国人:中国神仙住的地方( 二 )






中午 , 就来小吃街品尝各种地道的美食 , 各种小店好拍又好逛 , 时不时还有汉婚表演观赏 , 真就像穿越了一般 。

下午就把时间留给自然山水吧 。
峡谷中到处布满水潭、瀑布、涌泉、野花、野果......喜欢刺激的一定要玩一玩2.8公里长 , 落差185米的漂流 。

虽然这里一天时间 , 差不多就能玩给变 , 但旅行菌还是建议你多住上两天 。
因为这里的夜景才是重头戏 。
随着夜色渐深 , 山坳里的灯光越聚越多 , 整个望仙谷繁星点点 , 溪流将拱桥和月亮的倒影一揽而入 。
看似在人间 , 又好似在天上 。




与山野为邻、与星月相伴 , 山水画卷里 , 穿梭峡谷间 , 来一场跨时空的邂逅 。
这样的望仙谷 , 难怪能把外国人美迷糊!


如果你来到这里 , 一定要在多留几天时间给上饶 。
古树、歙砚、花海 , 茶香、小桥、流水、人家......
这个中国最诗情画意的地方 , 还有太多太多地方都是大写的值得 。



“ 一 缕 青 烟 ”

有人说 , 不就是村落吗能好看到哪里去?
三分繁花、两分清风、一分烟火 。
房前屋后 , 田间地头 , 头上的天 , 脚下的地 , 上饶的村子是渗透进这片土地的浓浓情愫 。



篁岭赏的是百变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 , 地无三尺平 , 村民早已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 。
每逢春天 , 这里就变成了一个清新的小村庄 。
一层一层的梯田将村庄包围、烘托 , 不规则的黄色板块拼凑起这个小村的春韵 , 行在其中 , 颇有一分花不醉人人自醉的意思 。


而到了秋天 , 这种层层叠叠则变成了一份创意满分的人工画——晒秋 。
圆圆的晒匾有序排列 , 红黄相间 , 远处的林子 , 也又黄又红 , 还有的舍不得换掉衣裳 , 依旧穿着绿色的春装 , 好不热闹 。
也正是这时候 , 这座600年历史的古村的古韵被渲染到极致 , 房前、屋顶、地面、树梢 , 都尽全力点缀着水墨般的篁岭 。





思溪延村赏的是历史
思溪村和延村是一对姐妹村 。
一大片油菜花田挤在两村之间 , 思溪河流从延村前流过 。
田园村舍 , 山环水绕 , 老树古藤...看似没有关联 , 其实处处相连 。




几百年来 , 这里出了不少商人 。
闯南海北后 , 携资归故里 , 买田置房、兴建书院 , 创建了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碑坊...
见证了一代徽商的思溪延村 , 就像是一个从小就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 , 不仅外貌清秀 , 内在更是勾人 。




瑶湾赏的是迷醉
朱熹曾挥笔榜书“诗礼人家” ,  藏在千年古村考水十里狭长的山坳中的“世外田园”便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 瑶湾 。
走进群山围绕 , 溪水长流的瑶湾 , 你能看到很多酿酒坊 , 有特色的小手工 , 制茶、小吃、私塾……
这个古村没什么特别的 , 就是很有生活气息 。




如果你向往未曾修饰过的田园生活 , 那么瑶湾一定特别适合你 。
标志性的大风车下是 , 无心插柳的漂亮草垛 , 除此之外亭阁、廊桥、瀑布、古戏台一个都不少 。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让瑶湾成为了一个“最有味道的地方” 。





晓起赏的是静谧

晓起分为上晓起和下晓起 , 之间有一段徽杭古道相连 。
两个村子不大 , 一天时间足够 。
村子临水而居 , 在河边你总能看到有人洗衣 , 有人洗菜 , 旁边时不时跑过几个欢笑打闹的孩童 。




这里不适合赶路 , 也不适合走马观花 , 而需要你放下游玩的心态 , 真正地融入感受 。
穿行在被高大斑驳的马头墙保护的小巷 , 很容易在一处角落里发现这里的未经雕琢的原始之美 。



李坑村赏的是静谧
这里不是宏村 , 却总有人拿这里和宏村比较 。
可以说 , 李坑符合大部分人对古镇古村的要求 , 绝对够静 。
来到李坑就像是来到一处私藏的静谧之地 , 永远一副安静、祥和的模样 。



就好似时间总会在这里放慢好几拍 , 哪怕已经入夏 , 这里的年味还未散去 , 停留在高高挂起的灯笼上 。
遇到个阴雨绵绵的天气 , 长长的青石板 , 仿佛绵长的相思 , 不知从何起 , 不知哪里终 。



理坑赏的是闲适
理坑与李坑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