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2030年发射月球探测器,5台100吨级发动机,本质是俄技术。( 二 )


1997年发射成功的KSR-2虽然是2段火箭 , 但也是固体火箭 。 KSR-2的飞行高度达到151公里 , 在韩国首次观测到宇宙X射线 。 但固体火箭因限制射程的韩美导弹方针 , 未能发展成发射人造卫星的宇宙火箭 。
2002年发射成功的KSR-3是韩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推进科学火箭 。 第一段安装液体发动机 , 飞行高度43公里 , 距离80公里 。 从这个时候开始与俄罗斯的宇宙技术合作 。 经济陷入困境的俄罗斯即使卖掉国家核心技术的一部分也需要资金 。
韩国航宇研前院长赵光来(音译)回忆说:“我访问了俄罗斯凯尔迪什研究所 , 接受了液体火箭设计技术的咨询 , 还把完成的13吨发动机带到了俄罗斯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 , 进行了燃烧实验 。 ” 。 KSR-3之后就是2013年1月发射成功的韩国型发射体(KSLV-1)罗老号 。 第一级是俄罗斯生产的推力180吨的最新型安加拉发动机 , 第二级是固体发动机 。
俄罗斯火箭的逆向工程
首先选择了利用宇宙先进国家的火箭发动机发射运载火箭 , 积累经验的方法 。
航空宇宙研究院除了罗老号之外 , 还开始开发30吨级液体火箭 。 还成功开发了发动机的核心涡轮泵和燃烧室 。 但是 , 由于预算不足 , 没能作为一个完成的引擎进行开发 。 航宇研究院责任研究员金镇汉(音译)表示:“2007年 , 为了测试涡轮泵 , 将其带到俄罗斯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 , 但因爆炸事故 , 当地的测试设备也被烧毁 。 ”
6月21日成功发射的韩国型发射体(KSLV-2)“世界号”的75吨火箭发动机实际上是对俄罗斯液体火箭进行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的结果 。 氦气罐是从乌克兰进口的 。 前院长赵光来表示:“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是航宇研研究员的汗水的结果 , 但俄罗斯的宇宙技术贡献 ,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现实 。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