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太阳落山 , 当最后一抹红霞坠入地平线之后 。 天空 , 大地 , 我们的世界则会陷入黑暗之中 。 这个时候仰望夜空 , 虽然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和星星 , 但是它们发出的光相比于黑暗来说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天空好似一块黑色的“幕布” , 上面装饰着密密麻麻的小“电灯” , 可是这些“电灯”根本无法照亮这“幕布”的本质 。 看着那一片黑色 , 不禁让人感到害怕 , 同时也让人们非常的好奇 , 为什么夜空是黑色的?
“正常”的常识的确 , 夜空为什么是黑色的这个问题 , 听到的人往往会说道 , 地球在自转 , 当所在的半球朝向太阳的时候 , 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所以就会非常明亮 , 也就是白天的出现 , 当所在半球背对太阳的时候 , 没有光照射进来自然是漆黑一片 , 这就是夜晚的出现 。
可是宇宙空间为什么是黑色的呢?要知道恒星是宇宙中的主要光源 , 它们的中心经过核聚变会散发出巨大的能量 , 由此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 太阳就是一颗恒星它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 , 整个太阳系都笼罩在它的光芒之下 , 并且这些光还在向更远的地方散发 。
而我们在夜晚中能看到的星星99%都是恒星 , 有很多恒星的能量要比太阳还要大 , 释放出的光也更加的强烈 。 而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中恒星数量大约为1000亿颗 ,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可能单纯地听到这个数字你不会体会到这是一个什么量级 , 那么请你摸摸自己的头发(当然如果是秃头就不要摸了) , 要知道一个人的头发大约有10万根 , 那么银河系中恒星的数量 , 相当于100万个人的头发数量 , 而且这一百万个人还得全是是头发茂密之人 。
这么看来 , 整个银河系中的光源是十分充足的 , 那么为什么夜空中依然是黑色一片呢?这么多的光源难道不能把这片黑色的区域照亮吗?其实在将近200年前 , 德国科学家就提出了这个疑问!
奥博思“佯谬”在19世纪的时候 , 当时的很多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宇宙是均匀的、静态的和存在了无限时间的 。 在这种前提下 , 德国物理学家奥博思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既然宇宙所有的物质都是均匀分布的 , 那么宇宙星系发出的光芒也应该都是相同的 , 即整个宇宙的亮度也应该是均匀的 。 白天如果是明亮的 , 那么夜晚也应该是明亮的 。
他的观点是一个著名的佯谬 , 奥博思根据那个时代并不完善的科学基础 , 推断出了夜空并不应该是黑色的 , 反而应该是明亮的结论 。
当时这一观点令所有的科学家头疼不已 , 因为奥博思的推导貌似天衣无缝 , 宇宙似乎就应该是明亮的 。 但是事实上 , 夜晚的天空是黑暗的 , 宇宙空间也是漆黑一片 。 曾经有科学家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 。
在20世纪初期 , 一些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普遍存在着稀疏的尘埃层 , 许多星系内部也充满了这种尘埃层 , 尘埃层的吸光能力是很强的 , 所以有人认为远处星系的光芒都被这些尘埃层吸收或者阻挡 , 因此这些光芒发散不出来 , 所以导致了宇宙漆黑一片 。
可是这种说法却站不住脚 , 因为如果宇宙尘埃阻挡了恒星散发的光芒 , 那么这些尘埃本身也会吸收能量导致温度升高 , 最终这些尘埃也会变得和光源一样明亮 。 如此一来 , 就不仅仅是恒星在宇宙中发光照耀 , 而是宇宙尘埃协同恒星一起在夜空中发光了 , 宇宙应该还是一直保持明亮的!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解析奥博思“佯谬”
其实奥博思的佯谬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容易解释的 , 当时的科学家没有办法解释 , 完全是因为对宇宙的认识不足 , 其实当时的奥博思推论没有问题 , 问题出现在了这个推论的前提条件上 , 奥博思佯谬的前提条件是:1.宇宙物质是均匀分布的 。 2.宇宙是静态的 。 3.宇宙存在的时间已经无限长 。
推荐阅读
- 自然界的“隔壁老王”,伪装成雌性偷偷繁殖,还让别人照顾后代
- 明明满大街都种着银杏树,为何还说它是濒危物种?答案都在基因里
- 黑人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完全拥有白人特征?
- 消失的远古动物,生有军刀状利齿的剑齿虎
- 胡锡进:这篇文章是警钟,中国基因测序能力的替代性崛起刻不容缓
- 干细胞能为老年人的健康带来哪些帮助?
- 宇宙之谜:星空会不会一直都在不停的压缩?
- 人类为什么聪明?科学家终于找到了聪明基因
- 世界上最“最诡异”的村落,全村人长着一样的脸,基因遗传也解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