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生物出现前,有机动物进化竟需30亿年?生物圈的漫长历史!


寒武纪生物出现前,有机动物进化竟需30亿年?生物圈的漫长历史!


文章图片


寒武纪生物出现前,有机动物进化竟需30亿年?生物圈的漫长历史!


文章图片


寒武纪生物出现前,有机动物进化竟需30亿年?生物圈的漫长历史!


文章图片


寒武纪生物出现前,有机动物进化竟需30亿年?生物圈的漫长历史!




上个世纪 , NASA的空间探测有力证明:在太阳系中 , 唯有地球具有生物圈!在太阳系之外 , 目前尚未发现类似地球 , 这样被多种多样的生命覆盖的星体 。


同时 , 我们也必须明确:即使在行星上 , 进化出生命却未必能建立生物圈 。 因此从地球上第一个生命体的出现 , 到生物圈的形成和发展 , 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
原始生命虽然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 , 但其结构十分简单 , 不可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条件 , 而只能以原始海洋中已经存在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 。
所以 , 科学家判断:它的同化方式应该是抑氧性!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 , 因此其异化方式只可能是厌氧性;所以 , 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最大可能为厌氧、抑氧型!

地球早期生物圈的形成 ,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厌氧、异氧原核生物阶段
35亿年前 , 这个阶段中 , 厌氧、抑氧原核生物出现 。 生物体的个体很小 , 仅有2 - 10微米 。 这类生物无细胞膜和核分泌 , 自己不能制造食物 , 主要靠分解原始海洋中丰富的有机质和硫化物来获得能量 。

第二、厌氧自养生物阶段
在30 - 35亿年前 , 厌氧滋氧生物出现 , 有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蓝细菌;它可以还原二氧化碳 , 产生氧气合成有机物 。
因此 , 在生产方式上转变为浮游于海洋表层 , 这样可以扩散到全球海洋与陆地边缘的浅水带 。 生物多样性及生境范围的拓展 , 标志着生物圈的初步形成 。

第三、喜氧真核生物阶段
18–30亿年前 , 地球开始出现喜氧真核生物 , 细胞的个体平均比原核生物大10倍 。 由于藻类开始增多 , 随着大气中含氧量的增加 , 喜氧生物开始替代了厌氧生物的主体地位 。
因为有氧呼吸明显提高了细胞的新陈代谢 , 导致生物出现了细胞核与细胞值分化的真核生物 。 真核生物出现了有性生殖及多细胞体型特征 , 并开始了动植物的丰益 。

第四、真核生物与软躯体动物出现阶段
6 - 30亿年前 , 真核生物尤其是宏观藻类繁盛 。 在该阶段末期 , 地球上动物胚胎和软性躯体动物大量出现 。 这时的生命形态 , 已经长到我们使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大小 。
第五、寒武纪生物大爆发阶段
在5 - 6亿年前 , 动物界演化过程中 , 躯体呈现增长、内部器官复杂化 。 有动物出现 , 以中国澄江生物群、加拿大博尔吉斯动物群为代表 。
有人曾经迷惑不解:为什么在最早的寒武纪生物出现以前 , 有机体动物进化需要30亿年 , 这样如此漫长的时间!而生物更进一步的多样化 , 却是在地质历史上最近几亿年完成的!
【寒武纪生物出现前,有机动物进化竟需30亿年?生物圈的漫长历史!】这是因为 , 多细胞生物要等到环境氧压达到有利于氧化代谢作用的时候 , 才能够实现!如此长久的时间等待是必须的 。 生物圈的漫长历程和生物演化迟滞的原因正在于此!最后 , 大家有什么观点 ,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快来关注科学新视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