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OTT遇上元宇宙,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当OTT遇上元宇宙,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0之后 , “云上见” , 成了笔者和跨区相隔“世界上最遥远距离”的老友们欢聚一刻的常用方式 , 隔着屏幕喝茶吹牛是必然的 , 只是当大家都更习惯活跃在线上之后 , 话题逐渐不再丰富 。 这种让人郁闷的尴尬情形持续了很久 , 直到我们聊起“元宇宙” 。 最新的消息是 , “元宇宙”和OTT可能相爱了 , 这对我们来说 , 是很好的谈资 。

“元宇宙”是个好话题
到现在 , 我依然认为 , “元宇宙” , 听起来是个科技感浓度过高的词汇 , 这跟“人工智能”一开始给我的感觉类似:
“元” , 既带着计算机科学特有的维度感 , 更有数学探究未知的气质 。
“宇宙” , 本身就是当前炙手可热的嘴边词汇 。
从更遥远的未来来看 , “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从近几年的现实情况看 , 空间站的建设有条不紊 , 导航系统在更多行业规模化应用 , 还有企业成功发射了商业卫星 。
除了看上去更深刻影响日常生活只是时间问题外 , “宇宙” , 本身还是个不太挑词组搭档的词 , 特别是在娱乐领域 , 在国内 , “西游宇宙”“封神宇宙”渐次开启 , 在国外 , “漫威宇宙”“DC宇宙”已经存在多年 。
有了这种时代赋予的娱乐属性 , “元宇宙”也可以变得很接地气 , 颇有攀上日常话题流行榜 , 并且长期霸榜的潜质 , 因为它具备了流行话题需要的四个特征:
“新鲜有趣” 。 流行话题通常是新锐的 , 或者说新鲜的 , 这是参与者趣味的来源 , 在娱乐性的包裹下 , “元宇宙”的新鲜和有趣的程度相当可观 , 在与科技关联的话题中 , 可以说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前辈的继承者 。
“生活属性” 。 流行话题通常需要与生活建立强关联 。 至少 , “娱乐感”会将“元宇宙”接入生活 , 因为“娱乐”既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更能带来轻松氛围 。
“尚无定论” 。 流行话题需要有广泛的参与和持续的讨论 。 对于什么是“元宇宙” , 到目前还并没有一个所谓权威的明确定义 , 标准也比较模糊 , 也就是说 , 每个话题的参与者 , 在这个阶段都可以从自身的认知和经历出发 , 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话题内容 。
比如 , 喜欢电影的朋友会提到《黑客帝国》 , 游戏忠粉则会回忆起《虚拟人生》 , 他们聊沉浸感、参与感 , 最终回归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 。 一段听起来有些滑稽又带点后怕的经历是 , 我一个年龄稍大的朋友 , 在一次长时间参与射击游戏之后 , 当他坐上汽车 , 会下意识地拿出手机做瞄准的动作 , “敌人”仿佛就在眼前 , 他说这就是对“元宇宙”的初级融入 。
“认知有限” 。 对流行话题畅所欲言和持续参与 , 需要参与者建立“内容自信” , 也就是相信自己说的是对的 。 目前来看 , 在定义和标准还不完全明确的背景下 , 不少人对“元宇宙”的认知是比较有限的 , 比如我 。 那么 , 每个人的观念都可能是“正确”的 , 这种“自信”能够带动持续参与 。
有了这些特征 , 参与者愿意分享与持续跟进 , 在定义、标准不明确的前提下 , 持不同观念的人更多的是相互探讨 , 而不是相互攻击和彼此孤立 , 瞧 , 这是个多好的话题 。 我也从不担心在跟朋友的聊天里插不上嘴 , 因为每天的内容推送都会成为素材 , 当然 , 还包括一次在出租车上和师傅的闲聊 。
日常流行话题背后的产业契机
在《钉科技》看来 , 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类似 , “元宇宙”成为日常流行话题的背后 , 可能是更好的发展契机 。 因为 , 无论产业界对“元宇宙”是否靠谱的探讨如何激烈 , 作为一个科技概念 , 它正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渗透 , 这就让对可行性的验证 , 更多落到了实践的肩膀上 , 因为 , 民间虽然可以畅聊 , 产业界却不能依赖空想 。
好在 , 无论方向如何 , 选择什么样的开局 , 不少企业正尝试走出单纯的概念营销 , 在未知的前路上探索实干 。
《钉科技》观察认为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的经验是 , 在B端和C端双向布局 , 在产业应用和消费体验的维度全面发力 , 更有助于先关领域的成长 。
可以看到的是 , 在商业、娱乐等领域 , 在设备、应用、内容等维度 , 都有企业在进行积极探索 。
最近 ,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 , 公司携手天下秀数字集团(600556.SH)共同投资组建酷天下(重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正式进军元宇宙领域 。 《钉科技》分析认为 , 从未来发展看 , 在产业端和消费端的全面发力 , 有可能是酷开科技的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