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这样“黑”,是像东北吗?( 二 )


与东北一样 , 随着进入21世纪后经济社会的发展 , 包括南方数地的大部分地区“黑涩会”色彩都迅速淡去 。 甚至在东北 , 这些年来街头打架斗殴的事儿都少了很多 。 然而与此同时 , 唐山却爆出了这样一起“黑涩会”味道浓郁的打人事件 。
很难有力地解释这一切 , 但大体可以肯定 , 曾经塑造了东北“黑涩会”印记的因素 , 在唐山或许仍然在发挥作用 , 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退场 。
2021年河北省GDP排名 , 唐山以8230亿的成绩 , 超越省会石家庄 , 排名全省第一 。 但“河北经济第一城”的经济结构极不平衡 。
唐山矿藏极为丰富 , 煤、铁、金、铜、石油……工业潜力惊人 , 全球产钢三大户:中国、河北和唐山 , 唐山每年的钢产量超越任何一个国家的年综合产量 。

唐山的地理区位也令人艳羡:离京津两地都不到2小时车程 , 位于东北入关的必经之路 。
但唐山的产业失衡也极为严重 。 据2021年的数据 , 唐山的钢铁产业占工业比重58% , 占全市GDP的31% , 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占比分别是:7.4 :55.2 :37.4 。
与之相比 , 同期的辽宁 , 第二产业占比39.4%;黑龙江的第二产业占比是26.7%;吉林省的第二产业占比是36% 。
唐山庞大的第二产业 , 使劳动人口中产业工人的比例畸高 , 支柱产业要么是国企为主 , 要么天然具有垄断属性 , 利于寻租 , 也容易滋养“黑”势力 。

可以看到 , 唐山的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 , 与当年的东北何其相似 , 甚至有过之 。 而人口开始外流的转折 , 也是东北曾经走过的老路 。 这些经济社会本底 , 不免造就相类的文化表象 。 所不同的是 , 东北从1990年代就因为“断奶”而开始痛苦转型 , 所以虽然经济持续低迷 , 社会却渐有健康趋向 。 反观唐山 , 也许因为地处京津之侧 , 经济虽然保持增长 , 但一旦产业发展受到压力 , 社会的反应也必然是激烈的 。
可以说 , 今日之唐山 , 身上有当年东北发展的影子 , 这是唐山之“黑”让人联想到东北之“黑”的前提;今日之唐山 , 也面临着东北当初转型时相似的一些命题 , 而时间已经比东北转身延后了三十年 。 这种延后也许有利于唐山顺利转型 , 却也让“黑”色调在21世纪20年代的突然现身 , 招致了更多的惊惧与愤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