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数字化的发展 , 文旅演艺项目除了声光电的使用 , 通常还包含影像、互动装置、环境音模拟等元素 ,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的运用也屡见不鲜 。 “文旅+科技”模式 , 满足了大众对于审美、视觉震撼、场景艺术的追求 。
以派对式戏剧《幻境2099》为例 , 作为深度沉浸式文旅演艺综合体项目 , 每位观众既是鉴赏者、体验者 , 也是共同完成这台戏剧的参与者 。
派对式戏剧《幻境2099》
在艺术场景营造上 , 《幻境2099》做到了物尽其用且推陈出新 。 剧场在改造前 , 是大理古城一个20世纪60年代的废弃工业旧厂房 。 改造后 , 部分机器元件巧妙地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 成为一个极具工业风与新赛博朋克冷峻感的剧场 。 而在剧场内 , 生命之树、情绪检测仪等与剧情高度相关的艺术装置 , 通过跨媒体交互、AI装置、数字影像等手段 , 在创造场景氛围的同时 , 也给观众提供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互动体验 。
演出融入轻音乐剧元素 , 音乐、社交、戏剧完美融合 , 演员、观众、故事之间随时发生即兴互动 。 每位观众带着专属身份置身于派对式戏剧中 , 强烈饱满的情感随着情节推进在演员与观众之间迸发 。
作为一个成功的文旅演艺综合体 , 内容创造与消费升级同样重要 。 在《幻境2099》这个项目上 , 二者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 比如情绪酒吧既是戏剧中一个重要的故事场景 , 也是现实中一个重要的消费场景 , 随着剧情的延伸 , 派对的狂欢才刚刚开始 。 音乐、酒精、情绪被渲染得恰到好处 , 剧情内外 , 自然而然地延长了消费链 。
亦真亦幻的情绪酒吧
文旅演艺
成为释放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动能
新时代 , 文旅演艺发展有着巨大空间和广阔前景 , 应秉承“演艺+”的思维 , 将内容与运营相结合 , 打造文旅演艺新模式 , 扩大文旅演艺的“乘法效应” 。 文旅演艺高质量发展 , 将突破文旅融合发展的瓶颈 , 释放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动能 。
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 文旅演艺发展至今 , 已逐渐成为文旅市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 一方面 , 文旅演艺深入挖掘在地文化 , 为地方文化注入新活力 , 提高了当地文旅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 , 文旅演艺能够完善当地文旅市场产品结构 , 使游客全方位地体验在地文化精髓和风土人情 , 延长停留时间 , 带动地方文旅市场的经济增长 。
近几年 , 随着旅游与文化越来越密不可分 , 国家也陆续出台了沉浸式文旅演艺相关指导性文件 , 不仅为文旅演艺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 也意味着“沉浸式+”成为当下通用的展示方式和文旅模式 。
众多文件中 , 文旅部公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 , 要在“十四五”期间完成“100个沉浸式体验项目”的目标 。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100个沉浸式体验项目”作了进一步阐释——
沉浸式体验: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园区街区等运用文化资源开发100个以上沉浸式体验项目 , 丰富体验内容 , 提升创意水平 , 发展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娱乐体验等业态 , 鼓励沉浸式体验与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旅游景区等相结合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 , 沉浸式演艺将在未来快速普及并日益成为主流演出 。
疫情期间 , 虽然文旅演艺受到不小冲击 , 演出业务陷入停滞状态 , 但众多文旅人正努力探寻新的出路 。 一方面 , 依托线上“云演艺”寻求平台合作 , 通过直播、付费点播等形式获取更大的品牌关注度 , 实现部分流量变现;另一方面 , 不断升级打磨线下演艺产品 , 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运营模式 , 提升综合竞争力 , 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文旅市场复苏作好准备 。
总之 , 沉浸式文旅演艺无论作为一种表演形式 , 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 无疑为不断萌生的新消费需求提供了载体 , 尤其在科技与市场的推动下 , 走进了更触手可及的范围 , 是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表现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 李渔|闲情夏李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杭州|为什么最好避免跟“亲戚”一起去旅游?过来人告诉你3个原因
- 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不胜收的杭州。游玩景点有哪些?
- 杭州|6月24日,杭州17个景点全免费!全免费!免费!费!
- 杭州|中国版的马尔代夫:耗资20亿美元打造,未来海岛游就不用去国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