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的眼眸下,如何正确地关心东数西算?( 三 )


一方面 , 作为科技先锋军 , 在许多基础根技术上有所突破 , 比如达芬奇架构、鲲鹏、昇腾、欧拉等软硬一体自主创新 , 这对于数字经济至关重要;另外 , 作为领先的ICT厂商 , 在IT和CT领域都有长期的业务布局和技术积累 , 占据了独特的产业身位;此外 , 华为计算生态的开源开放 , 进一步强化了基础设施属性 。
关于算力基础设施化 , 华为是如何思考的?万法归一 , 答案就是抓住一个锚点:算力的供给侧改革 。

无论是全球对数字经济的期待 , 还是东数西算工程的主旨 , 都紧扣着几个相同的关键词:绿色、普惠、均衡、集约……不追求大鸣大放的盲目建设和算力的简单堆砌 , 而是通过供给侧改革 , 让新算力以新韧性发挥新价值 。
新算力:绿色低碳 。 通过集群计算、软件高效调优 , 使用清洁能源 , 达到每比特成本最佳 , 芯片、硬件架构和应用能效比最优 , 而不是将各个中心机构的私有算力简单叠加计算总量 。 以华为Atlas系列产品为例 , 就基于昇腾系列处理器 , 实现了算力突破 , 提高IDC项目的单位产能 , 降低整体能耗 。
新韧性:自主创新 。 通过自研硬件、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生态等 , 确保数据中心自主创新 , 同时建立灾备中心 , 规避潜在风险的影响 。 这种韧性 , 是算力基础设施可持续运行的前提条件 。
新价值:智能领先 。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 是中国首次全程参与的生产力变革 , 人工智能成为中国计算产业领先的筹码 。 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创的“AI+行业”案例 , 以网载算、以算载智 , 真正加速AI先进算力转化为数字生产力 。

电力之所以取代煤炭 , 成为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核心能源 , 正在于其带来了更高的能源转换效率、更纯净的环境友好价值 , 以及更好的经济增长带动效应 。 放大计算力的价值 , 提高单位GDP增长率 , 这将成为新型算力基础设施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
一双双眼眸中的新希望
在《2001:太空漫游》的开头 , 一个猩猩学会了使用工具 , 人类史前文明开始了 。 对于数字文明来说 , 风起于青萍之末那一刻 , 不是某个国家颁布了什么政策 , 不是某个巨头投资了多少巨款 , 而是计算开始嵌入到个体的命运轨迹中 。
是一个西部小城的农民工 , 迈进了当地算力中心 , 成为一名数据标注工人 , 开启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三本学校的工科生 , 通过算力中心的支持 , 成功开发出一个AI模型 , 在履历上添上了改变命运的一笔亮色;是非洲大地上的一个女性 , 用来自中国技术的宽带和算力 , 开启了摆脱贫困的创业之路 。

几十年来 , 从大型机到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 , 计算设备与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 数字联接无远弗届 , 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 这也是为什么 , 算力必须到他们身边去 , “东数西算”必须到全国各地去 。
“沃土计划”中的开发者 , “鲲鹏+异腾”培育的产业人才 , “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的高校师生……越来越多的人眼中点亮计算之光 , 数字文明之火才真正开始燎原 。
把历史的坐标拉长 , 回望百年计算 , 算力像电力、信息技术一样 , 成为激活整个行星的力量 , 这将是计算在人类文明史中最宏大的一次跨越 。
何其有幸 , 我们是数字文明的见证者 , 未来当我们再回头看今天这一刻 , 但愿 , 我们都做出了与整个行星一致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