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夏天来了 , 雪糕却吃不起了 , 这真是今年最悲伤的故事之一 。这两天 , “雪糕刺客”连上热搜 , 说的是那些超市冰柜里看起来平平无奇 , 实则会在付款时重创你的天价雪糕 。有网友回忆遭遇雪糕刺客的心路历程说:“我躲过了梦龙 , 躲过了钟薛高 , 特地挑了个包装最朴素的小白盒 。没想到一结账 , 六十九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当时立马就想掉头把它放回去 , 但总感觉收银员和后面排队的人都在盯着看 。实在不好意思 , 最后还是强作无事 , 含泪付款回家 。
那款雪糕其实挺好吃 , 但一想到69元的价格 , 就觉得越吃越憋屈得慌 , 每一口都是“大冤种”的味道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东北大板黑巧厚乳19.9元、中街1946比利时大黑雪糕28元、钟薛高大满满系列160元……便利店冰柜里“惹不起”的雪糕越来越多 , 我们曾经熟悉的平价冰棍 , 却越来越难找到 。
从什么时候开始 , 事情变成了这样?那些曾经清爽过全国人民的冰棍 , 现在都去哪儿了?
夏日炎炎 , 宜消暑漫话 , 本期虎扯电台是我们的“夏日体面自救指南”第一辑 , 三位主播聚在一起 , 聊了聊雪糕为啥变贵了 , 以及那些有关冰棍的美好过往 。
冰品变贵 , 大概是从冰棍变成雪糕开始的 。
从商品分类来说 , 冰棍、雪糕和冰淇淋 , 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品类 。
冰棍是糖水混合物 , 只要总糖比大于7%就算符合标准 。
雪糕则必须含奶 , 乳脂含量大于等于1%、蛋白质大于等于0.4% 。
冰淇淋更胜一筹 , 乳脂含量大于等于5%、蛋白质含量大于等于2.2% , 通常来说是三种冰品中用料最昂贵的一种 。
在产品信息栏的“生产标准号”上 , 它们分别被表述为SB/T10016、GB/T31119和GB/T31114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但在日常生活里 , 没人分得太清 , 大家总是更喜欢用一个更笼统的叫法 。
在冰柜还是泡沫箱加棉被的年代 , 这个叫法是“冰棍儿” 。
因为市面上雪糕很少 , 冰淇淋更是没有 , 糖水冻结的各色冰棍就是夏天的主流 。
几毛一块一根 , 批发还能打折 。从妈妈手里央来10块钱 , 就能批回一大口袋 , 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 。即便是压岁钱全部交公的小朋友 , 也能拥有冰棍儿自由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而现在 , “冰棍儿”和弹珠一起被收进了落灰的铁匣 , 很少有人再用这个土土的统称了 , 大家都说 , “我要去买雪糕” 。
杠把子冰类产品退居二线 , 尤其在便利店里 , 随手一拿 , 九成九是牛奶雪糕 。
从糖水到牛奶 , 原材料升级了不是一点半点 。原材料的升级 , 给了制造商涨价最好的借口 。
有统计显示 , 从2008年到2020年 , 十二年间牛奶、淡奶油等雪糕原料上涨了约80% , 导致成本激增 。
《新京报》一篇报道分析:
一只冰淇淋从出厂到终端 , 厂家毛利率约为20% , 经销商毛利率在30%左右 , 终端毛利率在40%-60%左右 。这意味着一支出厂价在3元的雪糕 , 终端售价将达到8元-10元 。“这是正常的 , 如果降低价格的话就会亏损 。”
再加上一些“厄瓜多尔巧克力”“品牌联名”之类的新消费噱头 , 一只雪糕轻松涨上两位数的价格 。
在经销商的合谋下 , 它们潜伏进冰柜里 , 就成了今天的“雪糕刺客”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大多数便利店冰柜 , 都不会及时更新价签
其实天价雪糕不讨厌 , 讨厌的是“不讲武德” 。
自打1996年 , 哈根达斯登陆上海 , 中国人就知道了啥叫天价雪糕 。
那时候 , 上海月人均工资896元 , 冰棍普遍五毛一块 , 哈根达斯就敢卖25块钱一个球 。
请朋友吃一顿哈根达斯 , 比在麦当劳请全班同学办生日趴体还有面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木子童还记得 , 小学时得了几张代金券 , 和朋友去吃哈根达斯 , 吃完特地单打包一份 , 准备拿回家孝敬父母 , 在包装袋里 , 她第一次见到干冰 。
哈根达斯很昂贵 , 但贵得“有道德” 。在超市里 , 从来都是自己独占一个冰柜 , 从不与平民冰棍挤在一处 , 让顾客犯糊涂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除了哈根达斯之外 , 上世纪末的冰柜 , 小朋友几乎可以平趟 。
最便宜的“雪莲冰块” , 5毛钱一袋 , 包装是假雪碧 , 假得不能再假 , 但味道挺正宗 。雪白的大冰块 , 吸溜吸溜着吃 , 嘬到没味儿 , 才舍得嚼碎吞下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渣渣郡爱吃“沙冰” , 正经来说 , 应该叫宏宝莱“凉橙沙冰” , 但凉橙两个字太小 , 历来都被直接忽略不计 , 通常直呼冰沙 。沙冰的口感像嚼水晶 , 一层薄薄的奶壳 , 裹着大小不一的冰珠 , 晶莹剔透 , 咯吱作响 , 间或配上一两颗橙子果脯颗粒 , 冰凉中伴着酸爽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大红果也是永恒的经典 。美登高当家花旦 , 山楂口儿 , 封面一只鸵鸟爸爸带鸵鸟儿子 , 寓意始终惹人疑猜 。一拆开袋儿 , 扑鼻全是果香 。如果赶上微化再冻上的特别款 , 表面还会结一层白色的霜壳 , 格外脆爽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对于@黄瓜汽水来说 , 冰工厂几款经典之作的陆续停产 , 是永恒的遗憾 。“有一款淡蓝色的棒冰 , 没有什么水果味 , 外壳是淡蓝色的甜味冰壳 , 内芯是奶味的 。”
虽然已经不记得名字 , 但她还记得 , 当年这款棒冰停产时 , 上小学的朋友难过哭了 , 气得给伊利打电话:“为啥要停产?你们这样是会倒闭的 , 那么好吃的冰棍 , 你们会不会做生意!”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喜欢吃冰 , 还有七彩炫、果宝西瓜冰棍和红黄绿三色的火箭 。
而@木子童的美味记忆 , 则开始于幼儿园的午后 。
每天午睡醒来 , 老师会发放小点心 , 通常是些水果 , 偶尔天热 , 水果换成冰棍 , 就是所有小朋友沸腾的幸福时刻 。
小铁桶里装满蓝色包装纸的小牛奶 。短短的圆柱形 , 小小朋友吃刚刚好 。
小牛奶不太甜 , 但味道醇厚到仿佛在口腔与鼻腔里来回共鸣 。小口小口地舔食 , 连木棍都能嗦上好几遍 , 此后的十几年里 , 她再也没有吃到过味道如此香醇的牛奶冰淇淋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伊利的牛奶提子也是很不错的牛奶冰棍 , 软糯的雪糕中夹杂着湿润的葡萄干 , 一口就像咬进了吐鲁番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当然还有@黄瓜汽水喜欢的苦咖啡 , 一款为数不多 , 至今仍然畅销的超级经典 。巧克力与咖啡的坚果香气 , 配合微苦的味道 , 带来近似“大人”的味觉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脆皮巧克力封顶的火炬 , 是前可爱多时代最美味的甜筒 。虽然软软的蛋筒吃起来有点纸张的味道 , 但不妨碍整体味觉的平衡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如果喜欢豆沙 , 那么有红小豆和绿小豆两款常青产品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喜欢枣泥 , 可以选择沙皇枣 , 甜香的枣泥流心 , 口感极为丰富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便宜大碗的紫色香芋味冰淇淋 , 塑造了一代人对于“香芋味”的集体想象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双棒、旺旺碎冰冰则教会我们什么叫做分享 。
“你一半 , 我一半 , 你是我的好伙伴 。”
明明按产品构造来看 , 碎冰冰应该从尖头咬开吸溜着吃 , 但所有八九十年代的孩子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另一种打开方式——中间一掰 , 或者一拧 , 分成两半 , 和伙伴分而食之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最诡异的绿舌头 , 是调皮男生的最爱 , 他们最爱把果冻质地的“舌头”含到半软 , 然后当做鬼舌头甩来甩去吓唬女孩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所有这些冰棍 , 都在“五根起批 , 十根九折”的范围里 。小时候批发冰棍 , 就像举着框子挑麻辣烫菜 , 根本不需要考虑单价 , 因为大家都一样便宜 。
当年总以为 , 同学录上的伙伴会常来常往 , 以为这些冰棍 , 会相伴到地久天长 。然而不过20年过去 , 它们中的很多就已经停产了 。
不止是冰棍 , 许多童年流行过的消暑美食 , 都已成为过往 。
比如@渣渣郡喜欢的艾德熊乐啤露 , 终止于2003;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黄瓜汽水喜欢的麦当劳奶昔 , 下架于2014;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木子童最爱的红豆冰山 , 不知从何时起 , 和章鱼小丸子一起 , 从商超流行小吃摊档中消失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我们还记得它们的美味 , 它们却已经不在了 。
现代化与城市化中 , 童年在大面积的消失 。
盖浇饭让位于预制菜 , 煎饼摊和夜市缩进写字楼的底商 , 自行车道停满无处可去的机动车 , 小卖部也被便利店赶进社区的角落 。
小时候走两步就能批到一口袋冰棍的平民冰柜消失了 , 平常生活更常接触到的便利店里 , 早已被“雪糕刺客”所占据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当冰棍变成雪糕 , 越来越高贵 , 我们还能去哪里批发夏天呢?
思来想去 , 唯一的答案似乎只有淘宝 。但网购比起在棉被和冰柜前 , 看着老板敲打计算器 , 似乎又少了点儿什么味道 , 似乎手腕上没有沉甸甸的塑料袋勒出的那道红痕 , 整件事就缺了几分实感 。
其实 , 一个美好的夏天 , 不一定非要什么进口原料精制的高级雪糕 。一个井水冰透的凉西瓜 , 一根糙甜的老冰棍 , 可能反而是与过去岁月连接更为紧密的风物诗 。
本期电台结束后 , @木子童去便利店买了2杯冰块 , 送给@渣渣郡和@黄瓜汽水 , 以示对消费主义社会的小小逆反 。
视点·观察|当雪糕还叫冰棍的时候 夏天是可以批发的
文章图片


他们说:“这个好 , 这个是冰柜里最便宜的吧?”
@木子童点了点头 , 但她没有说:
结账时才发现 , 现在一杯冰也要5块钱了 。
站在收银台前 , 她愣了几秒 。
研究了一整天“雪糕刺客”的她 , 终究没能幸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