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78亿只蜜蜂离奇消失,预计损失高达4亿,蜜蜂为何成群消失?


韩国78亿只蜜蜂离奇消失,预计损失高达4亿,蜜蜂为何成群消失?


文章图片


韩国78亿只蜜蜂离奇消失,预计损失高达4亿,蜜蜂为何成群消失?


文章图片


韩国78亿只蜜蜂离奇消失,预计损失高达4亿,蜜蜂为何成群消失?


文章图片


韩国78亿只蜜蜂离奇消失,预计损失高达4亿,蜜蜂为何成群消失?


文章图片


韩国78亿只蜜蜂离奇消失,预计损失高达4亿,蜜蜂为何成群消失?


文章图片


【韩国78亿只蜜蜂离奇消失,预计损失高达4亿,蜜蜂为何成群消失?】近日 , 韩国4000多家蜂农养的约78亿只蜜蜂离奇消失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 中国农科院蜜蜂所资源昆虫生物学与饲养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徐书法表示 , 按照我国一个蜂群(约2万只)蜂蜜产值1000元算 , 韩国这次损失达到了接近4亿元人民币 , 可谓是损失惨重 。

其实 , 蜜蜂集体“消失”这并不是首例 。 从目前的记载看 , 最早的蜜蜂集体消失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 从那以后 , 欧洲许多国家也陆续出现了多次类似事件 。 到了20世纪70年代 , 美国许多地区蜜蜂集体消失事件开始频发 , 仅仅是30多年的时间 , 就导致了美国野生蜜蜂种群几乎消失殆尽 。
这引起了美国许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 到了2006年年末 , 美国科学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蜂群崩溃综合征”(ColonyCollapseDisorder , 简称CCD) 。

关于蜜蜂
蜜蜂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动物之一 , 尤其是工蜂 , 它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5天左右 , 但是从羽化开始它们每天就开始早出晚归的工作了 , 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 所以才会有“勤劳的蜜蜂”的说法 。
工蜂是一个蜂巢中数量最多的蜜蜂 , 它们在蜂巢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 它们根据年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角色:保育蜂、筑巢蜂以及采蜜蜂 , 其中保育蜂是刚刚羽化完成的雌蜂 , 它们负责照顾蜂王产下的卵以及饲养幼虫 。 (下图为保育蜂 , 可以看出它的翅膀还比较的短小)

在十几天后 , 保育蜂的蜡腺开始分泌蜂蜡 , 此时它们就会由保育蜂变为筑巢蜂 , 而新羽化的工蜂继续担任保育蜂的角色 , 再过十天左右 , 筑巢蜂的蜡腺停止分泌 , 此时它们就会变为采蜜蜂 。
此时是工蜂最累的阶段 , 因为它们每一次出去就要把蜜囊装满 , 而装满一个蜜囊蜜蜂需要造访上千朵花 , 当蜜囊装满后 , 工蜂会回巢将花蜜放到蜂巢中 , 再次出去采蜜 , 如此往复 。 通常一只蜜蜂一天要采十几次的蜜 , 但是尽管这样一只蜜蜂一生也就只能酿出0.6克左右的蜂蜜 。 (除去吃掉的) 。

工蜂的采蜜行为其实对自然生态有着积极的作用 , 因为工蜂一天上造访上万朵花 , 所以对于开花植物来说 , 工蜂是天然的传播花粉的媒介 。 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研究发现 , 世界上有约有95%的野生开花植物以及75%的农作物是依赖于动物授粉的 , 而在这些授粉的动物中 , 有着2.5万-3万种不同种类的蜜蜂是最大的功臣 。
因此 , 在整个的生态系统中 , 蜜蜂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它不仅仅是可以为我们提供营养价值较高的蜂蜜 , 还能帮助我们提高农作物产量 , 维持植物种群的正常繁殖 。

蜜蜂“神奇”的消失
通过工蜂的职责我们可以看出 , 一个蜂巢的基础就是工蜂 , 一旦工蜂大批量地出现死亡 , 整个的蜂群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 所以 , 韩国的78亿只蜜蜂消失以及其他国家类似的事件都是由工蜂大量消失引起的 。 那么 , 作为一种有着很强导航能力的昆虫 , 蜜蜂为何会成群地消失呢?目前科学界有四个主流的说法:
第一:农药 。 农药是昆虫最大的杀手 ,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 因为农药是不分敌我的 , 不管是害虫还是益虫 , 只要沾染上基本上都难逃一死 , 而如今的农药中 , 农药的使用是非常常见 , 而且是比较严重的 , 因为如今蛙类、鸟类等昆虫天敌的减少影响了自然灭虫 , 这使得人们不得不用各种农药来灭杀害虫 。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 如今大多数的农药是对人体危害较小 , 但对昆虫的灭杀是非常有效的 ,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新烟碱类农药(Neonicotinoidinsectide) , 比如益达胺(imidacloprid) , 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广泛使用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