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随意捡到的“小狗”竟是二级保护动物( 二 )


貉在上海爆发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 , 专家认为极有可能在长期生活中获得某种生存技巧 , 性情也由原来的胆小变得莽撞 , 特别是幼年时期 。

再者貉偏好杂食 , 对劣质食物具有较高的忍耐力:食物丰富时貉会跑到丘陵灌丛中捉老鼠、挖蚯蚓;冬季食物匮乏时 , 貉会钻到浦东和闵行的大街小巷吃垃圾 , 与宠物狗、野猫争抢食物 。 也就是说 , 原本在野外栖息地貉针对城市生活练就了一身觅食技能 。
此外 , 貉也把巢穴由郊区迁到了城市 , 为它的交配繁衍扫清了一个重要障碍 。 比如貉会把巢穴安置在墙根处的沉降缝里、煤气管道、储藏室 , 也可能安置在几个建造物的夹缝里 ,有时干脆就藏着绿化带中 。

有窝又有吃的 , 剩下的工作就是繁殖了 。 每年2-3月份貉进入交配期 , 2个月后便能产下6-8只幼崽 。 雌貉善于护崽 , 常领着幼崽觅食 , 这一时期母貉常常极具攻击性 , 会主动进攻靠近它的宠物狗 。 某小区的一只白鹅被貉活活咬死 , 据说罪魁祸首就是一只刚生完崽的母貉 。

当然除了上述因素外 ,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上海的自然环境 。 截止2020年底 , 上海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 , 区域内不乏湿地、森林、公园 , 这些地方貉的天敌不敢靠近 , 反而它能安然处之 。 结果就是貉的数量越来越多 , 不仅“攻占”了上海多个区域 , 且从上海扩散到了无锡、苏州 , 包括较远的武汉 。
写在后面:如何控制貉的数量目前应对貉的方法要么是将其转移 , 要么是捕杀 , 但都需要人的参与 。 有人提出引入貉的天敌 , 理论上这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 问题是怕“引狼入室”成为一个新隐患 。 那么找到一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人与貉共存方法 , 将在一段时间内考验着民众和专家的智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