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章图片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文:晓生
1992年 , 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在其作品《雪崩》中 , 第一次提出了元宇宙这个概念后 , 他一定没有想到 , 这本基于对人类未来的幻想之作 , 会在30年后的2022年以巨大的能量席卷整个世界 。




Meta 表示“超越”、“元” , verse表示“宇宙 universe” 。
随着Meta的概念越来越热 , 越来越多的大公司都开始加入到了“元宇宙”的队伍中 。
仿佛做ACG不做元宇宙 , 好像真的就是有点脱节了 。



Epic CEO 和 Roblox 创始人开出第一股 , 深信Metaverse 将带来巨大变革 , 脸书则用实际行动放弃用了十几年的名字改名META(然后因为改到妈都不认识一年亏损100亿) , 在北美地区开放了虚拟世界平台Horizon Worlds , 打造可扩展的多人VR社交平台 。



万代南梦官在3月公布了自家的元宇宙计划 , 将结合旗下的音乐原作角色企划《电音部》 , 发行首款 NFT打造「World of 电音部」 。



庵野秀明也拿出了横跨三个IP的「Shin Japan Heros Universe」 , 意图在疫情过后复兴二次元圣地 , 开设世界首个 Virtual AKIBA World 「元宇宙车站 」-新秋叶原站 ( シン 秋叶原駅 ) 。



?国内厂商也没能免俗 , 字节跳动以50亿元人民币收购Pico正式入局VR , 米哈游宣布成立元宇宙品牌HoYoverse , 今天又有知名人士表示腾讯也将成立XR部门正式押注虚拟世界的元宇宙概念 。



如果说5G是元宇宙的网络保障 , 那通过AR、VR、MR等多种技术将三者视觉交互的技术就是连接元宇宙的桥梁 , 为全球玩家创造和传递沉浸式虚拟世界体验 。



但也是因为人人都能通过“网络分身” , 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无缝转换 , 甚嚣尘上的“元宇宙”概念 , 也再次陷入科技发展与道德边界间的困境 。




不过今天 , 我并不想跟大家聊关于元宇宙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也不想掰扯这到底是未来游戏玩家的福音 , 还是资本包装的韭菜 。

因为 , 早在厂商选择用设备将虚拟与现实结合之前 , 就有许多优秀的游戏通过剧情和玩法的设置 , 打破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第四面墙——
它就是 , 到底是你在玩游戏 , 还是被游戏玩的Meta游戏 。



所谓第四面墙(Fourth Wall)是一个运用在戏剧中的术语 , 最早出现在19世纪 , 指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虚构的“墙” 。 本来因为这堵墙的存在 , 观众只是观众 , 角色只是角色 , 你觉得他在演 , 他觉得……哦他没有什么好觉得的 , 只会按照台本演 。 但当角色突然转头面向观众 , 并直勾勾的盯着你的眼睛表达感情时 , 那种次元壁轰然倒塌的奇妙感觉 , 就会形成一种沉浸式的怪异体验——屏幕前的你和屏幕里的他们 , 在这一刻被连接起来了 。



所以 , 当Meta游戏将戏剧性的“第四面墙”元素引入作品之后 , 玩家“玩”游戏的这个过程 , 就不仅仅只是寻找攻略钻研通关那么简单 。
从PS1时代小岛秀夫的《合金装备》植入能读取玩家内心的“意念螳螂”开始 , Meta游戏的发展已经从剧情中的吐槽彩蛋 , 渐渐变成了带有独立思想不按套路出牌的个体 。 他们拥有了自己的意识 , 他们发现自己处在一个虚拟世界 , 他们明白了这一切只是个游戏……于是 , 他们开始试图操控这个游戏 , 甚至操控你 。

比如 , 通过旁白指引你、建议你、吐槽你、嘲笑你的Meta名作《史丹利的寓言》 。
这款游戏本质上是一款解谜游戏 , 但除了步行和场景交互 , 你看不到任何NPC帮助推动剧情 , 甚至连明确的目的都没有 , 还从头到尾不能跳……光听描述耐心不足的玩家就已经开始坐不住了 。



然而 , 开发组神来一笔在其中设置了一个絮絮叨叨的旁白 , 它偶尔跟你介绍一下环节 , 偶尔描述一下游戏主角的心情 , 甚至还能在无意识中引导你 , 一步步走向深渊 。




当然 , 作为参与游戏的控制者 , 玩家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听旁白的话 , 但就有可能陷入死循环 , 然后一次次重来又重来 。
开发组也专门设计了好几个结局等你去作 , 作完可能依然没有什么好结局 , 但并不影响这款游戏在玩家心中封神 , 并催生出了许多同类型作品 。
比如让更多玩家接触到了什么叫做Meta的国产游戏《艾希》 , 一个将单机游戏玩出了联机游戏猪队友感觉的神奇作品 , 相信也是不少人第一次花钱付费买断的游戏 。


比如千万不要被标题骗了凡事都要反着来的《这里没有游戏》 , 从主界面就开始搞事 , 强烈推荐反应不够快的童鞋进行脑部潜能开发+手速点击训练 , 熟悉这些脑洞之后未来你就是“正话反说”游戏卫冕王(不是

还有上个月刚刚发行的 , 披着传统日式RPG皮 , 但实际上缝合了无数游戏类型的《勇者斗幺蛾》(Terrorbane) 。 “玩家”一边要激情对线开发者滔滔不绝的旁白 , 一边还要将关卡中遇到的bug记录下来 , 以此向嘴硬又自大的开发者证明整个游戏就是一堆代码垃圾 。
当然 , 如果你从最开始就知道自己需要跟一个絮絮叨叨的旁白君斗智斗勇 , 整个游戏的过程还是相对统一且有趣的 。 而Meta游戏不按常理出牌的点从来不止是有人围观你做作业还要指指点点 , 你玩的正高兴时突然被不是你妈的其他人叫停重来 , 才是最可怕的 。

至今依然被好几个国家明文禁止的游戏《心跳文学社》 , 就是这样一款披着羊皮的狼 。
表面上是常见的不能再常见的校园青春爱情故事 , 身为主角的你在幼驯染的介绍下加入了学校里的文学部 , 遇到了几位性格迥异的少女 , 然后按照galgame的套路走剧情玩选项 , 一一攻略并选出自己最心仪的女孩 。
然而一周目后 , 游戏却以完全无法预料的走向开始迅速崩坏 , 有人开始自残 , 有人开始性情大变 , 有人甚至删掉了你的程序……




啊对 , 一个本不该出现在选妃剧情(划掉)中的角色Monica幽幽的浮出水面 , 洋洋得意地向你诉说着她为了得到你 , 所做的一切 。
为什么游戏设定我不会被攻略?为什么你从来都不看我一眼?
没关系 , “你知道吗?游戏根目录下甚至有个“characters”文件夹” 。
Monica手刃无形剑 , 大刀阔斧砍掉了其他人的故事线 , 疯狂修改游戏的文件 , 甚至为了让你就范将你困在一个场景中 , 读取电脑内容得到你的真名 , 一步步祈(强)求(迫)你记住她爱上她……



为了达成游戏的结局 , 玩家必须手动进入电脑里的游戏文件 , 删除monika的角色文件 。
然而第三周目开启 , 又是一次令人震惊的心碎体验——



啊不好意思我放错图了 , 但《心跳文学社》的大获成功 , 少不了曾被誉为十二神奇之一的《君与彼女与彼女之恋》的启发 。

作为一部牛头人气息拉满的神作 , 它在结局选择部分的反智操作简直让人三观震碎!它拥有普通而乏味的一周目 , 充满了各种卧槽展开的二周目 , 以及无限循环到令人崩溃的三周目 。



如果你的一个选择不谨慎 , 不仅要被女二干掉 , 甚至还不能重启重玩 , 被困在游戏里久久不能出去 。
玩过这样的Meta游戏 , 你的脑海中只会闪过一句话:
“去他的小孩子才做选择 , 成年人真的不能什么都要!!!”



可以说 , Meta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游戏类型 , 打破了角色无法感知到游戏之外事情的固有限制 , 让剧情中的故事深度得以向更高层次延伸 。 除却将爱情中的自私占有展现的淋漓尽致 , Meta游戏也会用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 , 让你直面鲜活的人性 。 比如IGN满分神作《传说之下Undertale》 , 游戏中 , 玩家扮演一名落入地下怪物世界的少年 , 需要找到回家的路 , 否则便会永远困在此处 。



你不一定要杀死敌人 , 合适的时候可以以弹幕游戏的方式躲避敌人的攻击 。
但很明显的 , 游戏中的Meta形式并不想让你用这样的方式通关 , 尽管每次你的战斗都会有“战斗”、“行动”、“物品”、“慈悲”四个选项 , 但如果你真的在最后的BOSS战中选择“慈悲” , 就会被游戏中的他拿出血色三叉戟一把戳碎这个选项 。



并且 , 如果你要开启二周目 , 游戏中的NPC都将拥有一周目的记忆 , 他们知道你是如何杀了他们 , 也知道你曾经逃跑过 , 随时随地让你直面最内心的恐惧 。

另外 , 还有一款包含了解谜和卷轴RPG冒险玩法的游戏《One Shot》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这款游戏在解谜的过程中会和电脑互动 , 有些谜你只能在游戏外的电脑上解开 , 而且有一个结局是人物可以从电脑的游戏界面里面走出来 , 甚至会强行更换你的电脑桌面 , 然后将谜题的解法显示在桌面背景中 。



最厉害的是 , 所谓one shot也意味着你不能随意退出 , 因为退出了之后你操控的这个叫做niko的小女孩 , 就真的死了 。



结局你要做的选择也一样 , 是献祭小女孩 , 还是送她回家?反正你选择了之后 , 也别想二周目了 , 因为游戏它都知道 , 都知道……——我是小结分割线——实际上 , 虽然本文举例了不少优秀的Meta作品 , 但在浩如烟海的电子游戏库里 , 这样的游戏依然还是少数 。 为什么?因为玩法很重要 , 但完整的剧情也很重要 。 并不是所有的Meta元素都能给一款作品加分 。 甚至有可能因为过程中的“出戏”而让惊喜变成惊吓——尤其是对那些并不需要靠剧情取胜的游戏而言 。

你在玩游戏 , 我知道你在玩游戏 , 我现在也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在玩游戏了 。 这样刺激的事情 , 体验过一两次即可 。 毕竟游戏再好玩 , 它也只是游戏 , 更多人享受的 , 还是那种从一而终的沉浸感 。 如若每个游戏的游戏角色都能拥有自己的意识 , 那玩游戏这件事 , 就不再只是玩游戏这么简单了 。 还是不要把游戏和现实 , 混为一谈的好 。

以上 , 就是今天的游戏百晓生 。 有什么想看的内容或者想玩的游戏 , 欢迎后台给我留言哦!

【狂野西部时代|传闻腾讯入局元宇宙?我更想聊聊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