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元宇宙艺术空间正式上线「大有」元宇宙大有来头


国内首个元宇宙艺术空间正式上线「大有」元宇宙大有来头


文章图片


国内首个元宇宙艺术空间正式上线「大有」元宇宙大有来头


6月26日下午 , “大有来头——画廊周北京GWBJ元宇宙空间暨大有产品发布会”在北京798召开 。 本次发布会 , 由「大有」联合画廊周北京共同举办 。 届时 , 国内首个元宇宙当代艺术数字空间——“画廊周北京元宇宙空间”正式上线 , 并全球同步直播 。

当下 , 元宇宙、非同质化代币(NFT)、虚拟人、Web3.0等新概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 来自麦肯锡的研究显示 , 到2030年 , 元宇宙概念将创造5万亿美元的价值 。 然而 , 元宇宙概念在成为热搜的同时 , 依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IP展现形式单一、缺乏落地场景、用户如何在元宇宙空间里实现互动、传统业务规则如何适配等问题 , 都限制了元宇宙领域真正的价值创造和实现 。
“画廊周北京元宇宙空间”的发布 , 意味着元宇宙数字空间场景落地当代艺术行业的首款产品诞生 。
传统艺术行业以白盒子空间(博物馆、展览馆、画廊等)为载体的艺术系统将全面升级 , 实现线下空间与线上场景的无缝链接 。 在这个平行于物理世界、跨越虚拟与现实、永久续存的多人互动空间内 , 用户拥有专属虚拟化身 , 随时随地关注参展画廊的展讯 , 实现全景式、开放式的逛展体验 。
未来 , “画廊周北京元宇宙空间”内 , 将逐步开放合作画廊的元宇宙入口 , 从这里可以抵达画廊的虚拟空间 , 各类精彩纷呈的艺术展全天候、无时差等你来看 。 另外 , 每一个合作画廊的线下展览、甚至某一件神秘的艺术品 , 都会成为元宇宙空间的虚拟入口 。 「大有」帮助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建构web3.0时代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全新关系 。

「大有」创始人黑羽在发布会中表示 , “元宇宙中除了人(虚拟人)和物(NFT或物权) , 其实更重要的是“场” 。 场 , 决定了用户的感官体验和互动方式 , 体现了真实的商业规则 。 「大有」 , 专注打造元宇宙空间场景 , 打通线上和线下 , 联结人与物 , 不仅可以实现艺术机构的“云观展”、商业地产的‘云逛街’、风景名胜的‘云旅行’ , 更可以和品牌、IP、艺术家进行深度结合 , 定制专属元宇宙数字空间 。 用技术助力新的商业模式和超现实的艺术表现力 。 目前 , 我们已经为数十位合作艺术家和品牌打造了专属的元宇宙艺术空间 。 ”
「大有」 , 成立于2021年 , 是国内率先主张“用艺术打造元宇宙数字空间” , 并且实现数字空间场景产品化的公司 。 作为艺术数字化的创新者 , 元宇宙模式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探索者、领跑者 , 致力于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空间的内容表现力设计、沉浸感参与和新用户营销的全流程服务打造 。 核心团队来自阿里巴巴、华为、网易、小米、游卡等知名互联网巨头和游戏制作公司 , 其研发人员占比超过六成 。 目前已经获得两轮投资 。
从商业角度看 , 作为元宇宙时代的全场景服务商 , 大有基于3D场景构建 , 跨平台统一产品研发(XR/App/H5/小程序)、多联盟数据链支持、艺术展览混合场域建造、数字艺术创新优化等核心技术 , 用艺术化表达支持多行业数字空间场景落地 。 目前 , 已经实现在微信小程序、大有APP、VR眼镜端的内容构建 。
Pico作为全球知名的VR/AR品牌 , 旗下6DoF VR一体机Pico Neo3在消费级场景获得一致好评 , 「大有」作为国内首家率先主张“用艺术打造数字空间”的公司 , VR、XR的跨产品平台的体验是实现数字场景的重要的产品环节 , 已与Pico建联 , 共同拓宽艺术与VR行业的合作边界 。

元宇宙究竟能做些什么?元宇宙会不会是新一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究竟应该如何利用元宇宙赋能传统行业、提振实体经济?
【国内首个元宇宙艺术空间正式上线「大有」元宇宙大有来头】「大有」在路上 , 用行动创造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