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身体竟还能继续进化,这个民族为了潜水长出了大脾脏

【人类的身体竟还能继续进化,这个民族为了潜水长出了大脾脏】

人类的身体竟还能继续进化,这个民族为了潜水长出了大脾脏


文章图片


人类的身体竟还能继续进化,这个民族为了潜水长出了大脾脏


文章图片


人类的身体竟还能继续进化,这个民族为了潜水长出了大脾脏


文章图片


全球有众多的民族 ,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各自的特征 。
巴瑶人被人称为“海上的游牧民族” , 他们在海上生活了一千多年 , 生活在小船屋上 , 而船就飘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周边的海面上 。 他们也会上岸 , 只不过上岸是为了换取补给或者躲避暴风雨 。

巴瑶人潜水能力出众 , 能潜到7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来获取食物 。 他们没有紧身潜水衣 , 也没有脚蹼 , 他们只需木制的眼罩和自制的矛枪 。

巴瑶人每天超过5小时都会待在水里 , 一天能捕捉到1.8至16斤的鱼和章鱼 。 普通人平均潜水时间只有半分钟 , 但巴瑶人憋每次都能在水下憋气几分钟到十分钟才上岸 。

1、巴瑶人的进化
研究人员用便携式超声仪拍摄了巴瑶人的脾脏图像 , 并对脾脏体积进行了测量 。 测量结果显示 , 巴瑶人的脾脏比平常人平均大了50% 。
通常 , 当人们将脸浸入水中后 , 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 如心跳速率减慢、四肢静脉收缩等 , 这是因为身体要将含氧血液输送到重要器官 。 而脾脏在延长自由潜水时间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 当人体潜入到冷水中时 , 这种潜水反应也会产生 , 脾脏的这种收缩通过将充氧的红细胞注入到血液循环中来增加氧气浓素 , 从而延长了潜水时间 。
所以 , 高水平的潜水员要提升他们在水下的时间 , 唯有坚持训练 , 提高肺活量或增加体内红细胞数 。 然巴瑶族演化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 就是使脾脏扩大 。

即便是平时不参与潜水捕鱼活动的巴瑶族人也是如此 。 这表明了巴瑶人已经进化出来了不一样的特质 , 而这种脾脏变大的生理特征 , 成为了能够代代遗传的特征 。
人类不是已经完成进化了吗?为什么巴瑶族人可以进化出这种生理特征?
巴瑶人的进化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 人类一直处于进化当中 , 而在不同环境生存的人类也会进化出不一样的特质 。

如大多数藏族人就进化出了让他们可以适应高海拔地区中稀薄的氧气的能力 。 生活在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 , 也适应了日常饮食中摄入大量的脂肪 , 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2、巴瑶人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 , 以捕鱼为生的巴瑶人却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 , 他们身上有太多的神秘 , 他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边缘 , 因此他们受到了外人的猜疑 。
除此之外 , 因为常年在海上生活 , 传统巴瑶族人一旦踏上岸边还会有一种“晕陆地”的不适应感 。 而这份不适 , 除了是生理上的还有心理上的 。 贫穷、落后和文盲让他们受到了周围居民的偏见和歧视 。

政府的一些项目迫使巴瑶人走上陆地 , 但巴瑶人是没有国籍 , 没有身份 , 这也让他们在上陆之后难以生活 。 许多的巴瑶人由此做起了游客的生意 , 见到游客 , 巴瑶族小孩便会主动靠近 , 讨要着零钱或零食 , 或是兜售着一些奇奇怪怪的鱼虾 。 这一切 , 都让巴瑶族人的名声变得越来越差 。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 巴瑶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消失 , 巴瑶人浮在海上的船屋维护起来也变得更难 。
但是我们依然要对这个民族抱有无限的希望 。 虽然巴瑶人还难以适应现代社会 , 但是他们也在不断改变 , 相信未来他们会发展得更加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