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为什么影视剧里的铁匠铺总是藏龙卧虎?( 二 )


正因如此,上古时代的冶铁技术是机密一般的存在 。据考古学者研究,公元前1400年,位于西亚地区的赫梯人最早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 。尽管赫梯国将冶铁技术视为机密,但随着人口的流动,冶铁技术还是传入了周边其他国家,如亚述国 。亚述人好战,境内又有很多铁矿 。学会冶铁技术后,亚述人将其用于军事领域,发明了攻城锤、盾牌等武器 。铁器在军事战争中地位愈加重要 。后来,冶铁技术通过欧洲、亚洲、非洲部分地方向外传播 。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中国的冶铁技术是西方传播而来 。总之,铁器普及后,人类文明也在历经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后,正式迈入铁器时代 。
随着人们对火和金属矿物了解的不断深入,铁匠神秘色彩开始减弱 。不过,作为铁器时代工具的主要生产者,铁匠仍然凭借手艺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地位 。
尤其是在中世纪的欧洲 。对战争频繁的欧洲社会来说,铁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行业 。现在英语国家的姓氏中,史密斯(smith,铁匠)还是最大姓氏,这一现象就与铁器时代铁匠从业者较多有关 。
最早中世纪的工匠是奴隶,是贵族或者国王的财产 。后来,铁匠们的地位渐渐提升 。中世纪的铁匠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是庄仆铁匠,平时生活在领主与庄园的组织中,为农民和领主提供必要生产设备,也拥有小块土地,享有领主的优待,完成领主的工作后,可以对外出售工业品或服务;另一种是独立铁匠,可以带着铁匠炉在社会上流动,比较自由,还可以雇佣生产,甚至有学者把这部分铁匠称为“资本家” 。城市兴起后,铁匠开始向城市聚集,成立了行会组织,拥有法律地位 。
就行业本身看,铁匠行业的门槛一点儿也不低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铁匠,至少得掌握基本的金属常识和炼铁技术 。中世纪,欧洲社会用木炭炼铁 。木炭炼出的铁可以分为生铁、铸铁和熟铁几类 。生铁含碳量高,比较脆,需要进一步精炼;铸铁脆而易碎,不太适合制造工具和武器;条形铁,即熟铁,相对柔软可塑,可以用于制作马蹄铁和轻武器 。
中世纪欧洲的冶铁技术远不如中国 。大部分欧洲铁匠炼铁还用着一步操作法,即在块炼炉中从铁矿石中精炼熟铁 。铁匠们需要时刻观察炉火、炉渣颜色 。炉渣太黑,说明炉火温度不够,铁矿石未能完全还原 。为了脱碳和塑形,铁匠们需要反复捶打生铁 。从熟铁到最终的铁器,往往需要经过煅烧、锻打、淬火等多道工艺 。因此,铁匠是真·手艺人 。
铁匠|为什么影视剧里的铁匠铺总是藏龙卧虎?
文章图片

铁匠工作状态 。来源/纪录片《blacksmith》截图
此外,精炼铁和锻造铁工作不仅需要经验,还需要体力 。毕竟,只有力气大的师傅才能挥动铁锤,完成锻造工作 。中世纪的欧洲,生活在城市的铁匠们会选择雇佣一批学徒,共同制造铁器 。
铁匠铺里出过“龙虎”
在冶铁过程中,不少铁匠对冶铁技术进行钻研,他们的创新成果对生产力变革,乃至世界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这个角度上看,铁匠铺里确实走出过一些“龙虎” 。
例如,1709年,铁匠亚伯拉罕·达比(Abraham Darby)在煤溪谷发明了用煤在鼓风炉里制造生铁的方法 。焦炭炼铁技术的革新这为近代钢铁大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现在,位于伯明翰附近煤溪谷还被称为“工业革命发祥地”,建有工业革命博物馆 。
差不多同一时间段,铁匠托马斯·纽科门(Thomas Newcomen)发明了单活塞的蒸汽发动机 。纽科门蒸汽发动机以蒸汽为动力,把水从矿井里打出来 。后来,许多工程师在纽科门蒸汽发动机的基础上继续改良 。蒸汽机的发明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便利的动力 。(如果对蒸汽机情况,可点击:蒸汽机早就被发明出来,为什么到瓦特改良后才真正普及?)
再如,由铁匠铺发展成的德国克虏伯公司 。克虏伯公司对中国近代军事工业产生过巨大影响 。克虏伯公司起初只是个小小的铁匠铺 。不断积累资本后,铁匠铺逐渐成长为大型钢铁公司,后来又开始制造枪炮 。克虏伯公司后来炼制出了罐钢,与普通的钢相比,罐钢更有韧性,含碳量也更低,是制造火炮的绝佳材料 。著名的克虏伯大炮就是使用罐钢制造的后膛钢炮,性能极好 。色当战役中,德国使用克虏伯公司生产的大炮大胜法国军队,一战奠定德意志统一的基础,克虏伯大炮从此也名扬四海 。
李鸿章也是“克虏伯大炮迷” 。1866年,李鸿章曾到克虏伯公司实地参观 。回国后,李鸿章向克虏伯买下328门各种口径的大炮,布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关等炮台 。1877年,李鸿章麾下的淮军已经装备了19个炮营,有114尊克虏伯大炮 。李鸿章还派学员到克虏伯炮厂学习炮术和构筑炮台的工程技术 。晚清,中国的海岸线上从南到北布防的大炮多是克虏伯大炮 。谁能想到,小小的铁匠铺居然能够转变为枪炮工厂,甚至还生产了影响国家命运的武器装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