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游戏|玩是挺好玩的,但你不说这是恐怖游戏,我还以是3D区的特色作品呢

恐怖游戏|玩是挺好玩的,但你不说这是恐怖游戏,我还以是3D区的特色作品呢

文章图片

恐怖游戏|玩是挺好玩的,但你不说这是恐怖游戏,我还以是3D区的特色作品呢

文章图片

恐怖游戏|玩是挺好玩的,但你不说这是恐怖游戏,我还以是3D区的特色作品呢

文章图片


《零:濡鸦之巫女》是描述自杀圣地日向山 , 有奇特的地方风俗与信仰 。 我们的女主角夕莉因事故而意外能看见幽灵 , 对于单独活下来且拥有这项能力十分苦恼的她 , 原先也打算自缢 。 但在另一位主角密花的救援下而活了下来 。 但尽管如此 , 存在夕莉心中的苦闷还是挥之不去 , 时时刻刻困扰着她 。

莲从以前就被一个恶梦纠缠 , 在梦中他杀死了一位童年玩伴 , 由于梦实在太过逼真 , 以至于他始终分不清这是梦境还是真实存在的事情;深羽则是从小失去母亲 , 为了寻找母亲而上日上山 。 在这次的故事中 , 每个主角都有各自的压力来源 。 而这次我们将要操作这三位角色 , 去认识、了解他们的故事 , 并替他们做出选择(结局) 。 每个人都有准备幸福的好结局 , 以及残酷的坏结局 。
本次的游戏系统大致上沿用了Wii U版8成的部分 , 剩余的2成则是把之前特殊的Gamepad功能给拔除 , 以及新增拍照模式 。 在游玩过前后两个版本来说的话 , 我会觉得Wii U版比较方便 , 只是手持Gamepad久了会比较酸而已 。
【恐怖游戏|玩是挺好玩的,但你不说这是恐怖游戏,我还以是3D区的特色作品呢】而系统其他的地方 , 基本上也与系列其他作品大同小异 , 除了新增的看取跟寄香(用物品追踪人 , 简单来讲就是游戏的GPS)外 , 大抵上没什么太多的创新 , 可以说很好上手 。 另外个人觉得 , 既然废除了Wii鸡肋的体感 , 怎么不顺便把鬼手给废除?鬼手真的一点也不可怕 , 反而很让人烦躁 , 真的不用存在没关系 。

既然上面提到了所谓的看取系统 , 就顺便介绍 。 所谓的看取 , 是指可以透过这个能力来了解各个地缚灵生前的影像 。 个人挺喜欢这个新功能的 , 比起看文字 , 影像更为生动 。 当然 , 游戏很贴心地也准备了类似遗书或日记的内容 , 让玩家知道这些地缚灵遭遇了什么事 。
即使是NPC , 也能够感受到这些敌人的设计比起过往用心许多 。 其实在游玩的过程中 , 不难发现不管是敌人还是主角、配角们 , 都有各自苦闷的理由 , 无论是爱情带来的苦闷还是错过什么而懊悔 , 都让我觉得人活在这世界上 , 果然有各式各样的烦恼来源 。 看似小事 , 但其实对当事人来说就是过不去 , 才会这么苦恼 , 不是吗?
这次的剧情 , 在第一次玩时 , 我觉得是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 但这次游玩时 , 我觉得比较像复杂的人生故事 。 就像我在上面所说的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以外 , 也可以看到人与人相处的难题 。 例如我觉得密花与夕莉的互动就非常的微妙 。 一开始密花拯救了夕莉 , 然后两人一起工作 , 我还以为两人是无话不谈的心友 。 但随着剧情的推演 , 我发现即便是再好的朋友 , 都会对对方有一些自以为了解的「先入为主」想法 , 同时反而会因为太过于亲密 , 反而难以启齿 。 也许是个人在性格上有时候比较孤僻 , 在拯救密花的章节中 , 取得的日记意外的能够让我有很多共鸣 。

密花的日记中有这一段:「每个人都有秘密 。 绝不能说的秘密 。 无法跟任何人分享的秘密 。 失踪的人(这里指游戏中失踪 , 而非现实)多是抱着对谁都说不出口的秘密失踪的 。 说不定他们就是被秘密压垮 , 才会连同秘密一起消失的 。 我的秘密 , 以及我的伤痛 , 总有一天会被夕莉发现吧 。 但或许从让人知道秘密的那一刻起 , 我才能真正地敞开心房 。 或许这样我才能毫不回避地面对 。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 这些秘密未必是伤口 , 可能是恋爱的感情 , 也可能是自己犯下的错误 。 就像我在上面所说的 , 人活在这世界上 , 果然有各式各样的烦恼来源 。 再有不想说的前提下 , 要鼓起勇气表达出来很困难 。 因为说出自己的伤痛 , 换来的未必是你想要的结果与体谅 , 更多的可能是嘲讽与不谅解 。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要接受你的伤痛 , 也不要乞求每个人都能体会你的痛苦 。 正因为是这样 , 人才会如此迂回的生活 , 难以坦荡荡 , 并且真诚地做自己 , 甚至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不认识真正的自己 。 就连我自己 , 也有很多秘密无法对家人说 。 不是不想说 , 而是怕家人无法理解 。 面对这些秘密 , 我目前只有消极地抵抗 , 以拖待变 , 用时间来换答案 。 人活着就要背负这么多秘密 , 煎熬地活下去 , 或许带着自己的秘密消失 , 也没有这么可怕了 。

而作为本次移植 , 唯一的新功能就是拍照系统 。 在拍照系统中 , 玩家可以任意调整光圈、对焦以及色调 。 但对比其他游戏的拍照系统来说 , 限制就比较多了一点 。 例如上面这张照片 , 游戏中无法把镜头转到落地窗外面 , 就只能在这边180地移动 。 虽然无意对比 , 但现在很多游戏都有拍照的功能下 , 《零:濡鸦之巫女》的限制确实比较多 , 这点很可惜 。 不过个人还是挺喜欢这个光荣这次的移植的 , 因为有拍照模式下 , 其实比起Wii U时代来说好上太多了 , 在可以调整的部分变多的情况下 , 自然会拍出更多心中理想的画面 。
而作为游戏核心的相机 , 其实与前面几部作品没有太多的差异 。 相机其实就像恶灵古堡4中的榴弹枪 , 可以用不同等级的底片来攻击 , 同时也可切换各式各样的镜头(能力) 。 个人第一轮玩的时候 , 最先强化的是输出(攻击力)以及把「吸」这个镜头给点到2 。 在攻击力变超高的情况下 , 更能够让「吸」这个镜头的价值显现出来 。
个人到后面只要有损血 , 只要启动「吸」就可以立刻把血量给拉回来 , 完全用不到补药 , 真的超棒的!一旦攻击力与「」的能力拉起来 , 游戏后期玩起来没什么太多的压力 。 因为受伤 , 就用吸星大法再把他补回来就好 。 我后来上网看攻略视频 , 也发现每个玩家的点法都有差异 , 也欢迎大家在文章底下留言分享自己怎么点技能树 。

游戏的缺点与可以吐槽的地方其实也挺多的 , 例如游戏中面露狰狞的幽灵 , 大家觉得可怕吗?其实我还好 , 然后大部分的幽灵都身材姣好 , 还穿很湿的衣服 。 不是说幽灵一定要很丑很恶心 , 但毕竟这游戏的本质还是恐怖游戏 , 上面的长相跟身材好的幽灵比起来 , 还是前者会比较气氛 , 但这毕竟也是零系列的“特色” , 不能算是缺点 , 只能说是个人小小的吐槽 。
再来游戏的系统 , 我觉得还有两个可以砍 。 除了上面说的鬼手之外 , 其实这次的看取也有点鸡肋 。 怎么讲呢 , 这次捡物品其实跟看取是绑在一起 , 有时候要看取或是拿东西时 , 会很需要调角度才能够使用 , 在操作上有些变扭 。 而且最后面的Boss , 玩家如果没有看取成功的话 , 我们的逢世会满血复活 , 玩家还要再打一次 。 这次的移植的同时应该有改良 , 因为我印象中我在玩Wii U版时 , 打了5次以上还没办法看取 , 打到后面差点摔手柄 , 这次好一点 , 打到第3次就可以顺利看取 , 角度也不像之前要寻找得这么夸张 。

总的来说 , 如果满分十分的话我会给此作9分 , 为什么给这么高呢?原因有两大 , 第一个是有中文化 , 第二个是游戏的售价非常便宜 , 而且移植用心 , 玩起来不会有太多的Bug产生 。 我觉得这是一款需要细心体验剧情 , 而且很喜欢节奏较慢的玩家 。 游戏的精华就是剧情 , 而剧情的精华则在于其中的各种文档 , 简单来讲 , 就是精华中的精华 。 如果你是冲着恐怖这点来的 , 或是属于快节奏 , 而且很不喜欢阅读游戏中的日记、文件的人 , 那这款游戏会不太适合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