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面积比海南岛还大,80%沙漠已变成绿洲】作为中国的四大沙漠之一 , 毛乌素沙漠80%的面积却是生机盎然、绿草如茵 。 那么 , 毛乌素沙漠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如何变成一个“绿洲”的呢?
毛乌素沙漠的形成
毛乌素沙漠地处在陕西榆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之间 , 海拔约为1100米——1300米 。 在蒙语中 , “毛乌素”即为寸草不生之地 。
作为中国的四大沙漠之一 , 它的面积约为4.22万平方公里 , 比海南岛面积还大 。 然而 , 毛乌素并不是天然沙漠 , 而是在人为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的 。
根据相关记载 , 公元五世纪时 , 这里是游牧民族的天堂 , 被称为“塞外明珠” , 具备充足的水源和丰厚的草料 , 匈奴人在此安居乐业 。
然而 ,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 , 人们不知节制地开垦草地 , 战火纷飞的日常加剧了生态的恶化 , 水土流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 地表植被也越来越少 , 流沙越来越多 。
与此同时 , 气候变迁造成降水量减少 , 风沙现象越来越严重 。
人为因素加上气候变化 , 导致这里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 , 人们为了生存已经很不容易 , 无暇顾及环境变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 逐渐发展成一个被时间和历史淡忘的地方 。
从沙漠变成绿洲 , 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
随着毛乌素沙漠范围越来越大 , 荒漠治理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 1959年 , 新中国决定正式启动改造沙漠工程 。
毛乌素沙漠的改造相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说 , 要容易许多 。
首先 , 面积比较小 , 虽然毛乌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 , 但它的面积比较小 , 仅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1/8 , 治理难度上会小一些 。
其次 , 毛乌素沙漠在沙化前是畜牧场 , 具有天然的气候和降水优势 , 在地理位置的加持下 , 植物更容易存活 , 治理难度小的同时 , 成效相对来说也会比较明显 。
为了能够尽早恢复生态 , 国家出台很多相关的政策及要求 , 积极统筹、调控物资 , 开始群策群力 , 大力兴修防风林带 , 积极引进水源以排出沙地的淤泥 。
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 自愿加入改造沙漠工程的行列中 , 踏实肯干 , 不惧艰苦!
54名平均年龄仅为18岁的年轻女孩自愿加入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 到风沙侵蚀最严重的补浪河黑风口开启植树造林活动 , 四十多年来 , 共有380多位女性将热血和辛勤贡献给了这片沙漠 。
一位名叫“殷玉珍”的普通农家女曾经立下“宁肯种树累死 , 也不叫沙欺负死”的誓言 , 为了种树 , 她将能够投入的东西都投进去了 , 如果树苗被风沙掩埋 , 就继续栽种 。
30多年来 , 她和丈夫一起种下200多万棵树 , 在茫茫沙漠中开辟出3条简易公路 , 成功构筑防沙屏障5万多亩 , 靠着一腔热血和30的坚持 , 硬生生将7万亩的沙漠种成了一篇绿洲 , 令人钦佩!
同样地 , 还有坚持种了40多年树的石光银 , 为了种树 , 他债台高筑 , 最多时高达1000多万 。
石光银同周边的农户一起承包了30万亩沙漠 , 40年来共种植树木近3000万株 , 筑起了一道100公里长的绿色屏障;以石光银为原型的《大漠雄心》更是在第50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中获得白金雷米奖!
除了他们 , 还有无数默默付出的植树英雄 , 这些人从始至终只有一个目标:让沙漠变成绿洲 , 还人类一片生存净土 , 因为他们热爱这片土地 , 热爱自己的生存家园 。
经过不懈努力 , 榆林以每年1.62%的荒漠逆转率 , 将沙漠面积逐渐缩小 , 如果将所栽种的树木按照一米的间隔 , 连起来能够绕赤道54圈 。
21世纪初时 , 有600多万亩沙地变成绿洲 , 占据整个毛乌素沙漠的80%;黄河每年的输沙量较此前相比减少了4亿吨;沙尘天气从原来每年的20多天减少到10天以内!至此 , 毛乌素沙漠或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消失的沙漠!
鉴于过去的经验 , 我们应当尊重自然 , 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 不要为了一己私欲增加环境压力 , 否则可能会得不偿失 。
推荐阅读
- 毛乌素沙漠|中国一沙漠已有8成变绿,面积比海南岛还大,即将从版图上消失
- 胡杨林|世界上最极端的两个居住地,温差100多度,人们热到搬到地底
- 毛乌素沙漠|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比海南岛还大,如今80%被绿色覆盖
- 毛乌素沙漠|国内最美的五个海滩,你去过几个?
- 毛乌素沙漠|毛乌素沙漠: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被游客乱丢垃圾惨遭破坏
- 毛乌素沙漠|缅甸超大功德塔之一,美轮美奂的建筑令人过目难忘,赶紧来欣赏吧
- 毛乌素沙漠|毛乌素沙漠在哪里?四大沙地之一,许多人去了摇头,原因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