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生命的本质与意义是什么?


哲思:生命的本质与意义是什么?


文章图片


哲思:生命的本质与意义是什么?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一个解构人类存在的目的与意义的哲学问题 。 这个概念通过许多相关问题体现出来 , 例如:“我为何在此”“什么是生命?”“生命的真谛是什么?” 。 在历史长河中 , 它也是科学以及神学一直思索的主题 。 先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意识形态背景下也给出了很多的多元化答案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常想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赤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体验生活的全过程 。 生命不休、体验不止 , 所以生命的本质是:体验 。 这个过程是否精彩 , 是否有意义 , 是否有价值 , 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 。
有的人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总是梦想着自己能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和壮举 , 以便能留芳千古 。 孰不知平凡中蕴藏伟大 , 平淡中体现价值 。 你说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与雷锋的助人为乐哪个更有价值?前者死得轰烈 , 后者去得淡然 , 你能说哪一个比另一个活得更有意义?


人们恐惧死亡 , 其实恐惧的是“体验的终止” , 喜怒哀乐怨憎会、爱恨情仇求不得 , 这些体验始终笼罩在“恐惧”的终极体验之下 。 人人都清楚死亡不可避免 , 一切负面体验都源自人们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 。
试想一下 , 如果你永远不会死 , 你早晚都可以实现所有目标 , 就算你对着手机TIMI十年 , 也不会有人说你浪费时间 , 因为你任何时候想做任何事都来得及 。
但是现实世界中你的生命是有限的 , 所以你焦虑、抑郁、怨天尤人 , 因为你知道 , 你正在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 , 你的担忧、遗憾、愤怒本质上都是对死亡的恐惧 。 虽然美好的体验很多 , 但是成本同样很高 , 金钱成本、身体成本、情绪成本 , 本质上看 , 它们都是“时间成本” , 是“有限生命的成本” 。
因为生命有限 , 所以渴望更多美好的体验 , 因为恐惧死亡 , 所以恐惧一切痛苦的体验 。 而“来不及体验的美好”和“不得不体验的痛苦”便是生命意义存在的空间 。

意义和本质不同 , 本质是本来就存在的 , 而意义是人自己开发的 。 这个世界上很多行为的本质都是在做“意义的开发” 。
婚礼上的仪式是在开发家庭的意义
表白时的誓言是在开发爱情的意义
企业文化活动是在开发工作的意义
其实勇敢的人生不需要意义 。 这种勇敢并非匹夫之勇 , 而是直面死亡的勇敢 , 是直面终有一天你和这个世界彻底断开连接的勇敢 。 如果你对“有限生命”不怀执念 , 你对“体验终止”不怀遗憾 , 那你就不会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孜孜不倦的为自己的生命开发意义 。
生命的意义 , 在于有正确的人生观 , 才能使宝贵的生命焕发灿烂的光辉 。 生命的意义经常与哲学、宗教的存在、意识(自觉)、幸福等概念交集在一起 , 还会涉及到其他的一些领域 , 如象征符号、实体论、价值、目的、道德、善与恶、自由意志(自愿)、上帝观、神的存在、灵魂、来世等 。 而与科学的联系关系不那么直接 , 科学在与之相关的话题上 , 一般会设置一定的背景与参数来描述与宇宙有关的事实 。
换一个视角 , 意义可以被视作人类精神世界最伟大的发明 , 因为“意义” , 生活不再是声色犬马 , 因为“意义” , 生命不再是及时行乐 , 意义是有限体验的倔强 , 是生命终止的延伸 , 是我们对抗死亡恐惧的唯一手段 。
恐惧失败 , 就说努力比结果更重要;
恐惧孤独 , 就说孤独令人成长 , 他人即地狱;
没有对世界的执念 , 则没有对死亡的恐惧 , 没有对死亡的恐惧 , 则没有对意义的渴求 。
《心经》中有一句话:无挂碍故 , 无有恐怖 。 说的就是:没有对世界的挂念和执着 , 也就不会再有对无常的恐怖 。
恐惧是优先级最高的体验 , 它可以覆盖其它体验 , 处于恐惧中的人既感受不到愉悦、满足 , 也感受不到贪婪、嫉妒 , 甚至恐惧会剥夺人的食色之欲 。

当人们坚信“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时 , 他便可以克服对世事无常、生命有限的恐惧 。 并在对意义的追寻中度过“无有恐怖”的一生 。 这也正是尼采那句“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何而活 , 他便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的真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