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 NASA也有维修失败的例子 , 而探测器就只能长眠火星了 。 比如勇气号陷入沙坑 , 抢救了半年多都无法出来 , 最终耗尽电力失去了联系;洞察号的钻头则一直无法钻入火星地下 , 抢救了近两年后宣布放弃 。
【居然又救回来了!NASA修好2亿公里外的飞船,还想再用11年】所以还是要未雨绸缪 , 充分考虑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 开发设计飞船时就加以解决 。 比如中国的火星车祝融号就设计了太阳能电池板除尘设施 , 可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 从而避免火星尘埃和沙尘暴的影响 。
推荐阅读
- 非洲有一个20亿年历史的核反应堆,是史前科技,还是外星人建的?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即将揭示有史以来最深的宇宙图像
- 宇宙为何会加速膨胀?多重量子场形成的暗能量,或许是幕后推手
- 月球上的洞穴,不仅是科学上的珍奇之物,还可能是我们未来的家园
- 历经44个春秋,远在220亿公里之外的旅行者1号,传回了宇宙的声音
- 最新研究表明,生命可能隐藏在火星深处,火星岩石或许功不可没
- 火星真的有过生命?25亿年前,这里比地球更宜居!
- 早期宇宙如何走出“黑暗时代”?不起眼的小星系,或许就是答案
- 来历不明的巨型细菌现身加勒比海,体长1厘米肉眼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