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层管理人员的5个培训方法 管理者的培训

从一定意义上说 ,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中高层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做好这些人员的培训工作 , 是企业发展的有力保证 。为了使中高层管理人员具备岗位规范所要求的综合素质 , 增强他们适应复杂形势、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推动企业进步的能力 , 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
然而 , 在中国 , 很少有企业建立起完整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 。课程体系基本是市面上一些课程的积累 。除了企业文化 , 企业里基本没有老师可以教 。
这带来两个结果:第一 , 随着培训的增加 , 中高层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越来越多 , 但这些理念可能并不系统 。而且前一个概念还没在脑子里消化完 , 后一个概念又来了 。最后中层的人只知道概念的堆砌 , 却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中应用 。另外 , 中高层管理者在培训中只是学习一些管理技能 , 并不能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 , 系统地思考问题 , 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这样一来 , 培训只是提高了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能 , 并没有帮助他们与公司的战略紧密结合 , 全局观和大局意识大打折扣 。
面对问题 , 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解决?面对企业中的这一批重要人员 ,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培养?在这里 , 华恒智信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高层管理者的培养原则:
1.形成专业的管理意识 。
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或正在做中高层的专业培训 。主要是通过聘请外部老师讲课 , 帮助培养中高层管理者养成职业习惯和行为 。市面上有很多相关的专业课程 。对于企业来说 , 选择1-2门经典课程即可 。它主要强调的是一种职业标准 , 一套基本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 是总结国内外优秀企业管理者经验得出的一套方法 。这是中高层培养的第一步 , 也是打造优秀中高层团队的基石 。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 中高层管理者要管好自己的事情 , 培养自己做事的能力 , 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计划和决策的能力等 。其次要学会管理别人的事 , 培养管理者引导团队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 包括项目管理、目标分解、计划执行 。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5个培训方法 管理者的培训】中高层管理者要培养团队建设、人际沟通和员工激励的能力 , 也要对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角色认知有充分的了解 。
2.打造企业经理 。
专业化是每个公司 , 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标准 , 但是公司化就不一样了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和岗位设置差异 , 对中高层管理人员有不同的要求 。
比如《职业化》里面提到的项目管理 , 管理干部需要掌握九个领域 , 但是每个领域的具体做法在不同的公司是不一样的 。管理干部要把在项目管理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岗位上 , 并提炼成公司认可的操作手册 , 这就要求管理干部要有迁移的能力 。同时 , 这也要求公司的培训部门开发自己的领导力培训课程 , 并确保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是学员回国后在工作中会做的内容 。
通过企业培训 , 干部加深了对公司战略的理解 , 相关职能部门也收集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同时 , 公司领导走上讲台宣讲战略 , 加强与中高层干部的沟通 , 使培训真正公司化 。
3.提升中高层的影响力 。
中高层管理者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 , 扩大在公司内外的影响力 , 从而更好地推动组织变革 。中高层干部作为公司的骨干 , 承担了太多的责任 , 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 , 但他们的权力相对较小 。在很多关键权力(如员工工资、晋升等 。) , 中层只有建议权 , 决策权集中在公司领导层 。
同时 , 公司越大 , 分工越细 , 越需要跨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管理干部需要学会影响人 , 包括自己的领导 , 同级部门的管理者 , 下属 。
那么 , 如何才能做好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呢?结合多年的人力资源咨询经验 , 华恒智信将与您分享:
第一 , 要转变培训观念 。
要改变培训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观念 , 树立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的培训观念 , 让参与者认识到培训的价值 , 认识到培训是一种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综合效益的行为 。其重要性甚至比企业看到的厂房、设备投资更重要 , 对企业的发展有更长远的影响 。
二、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 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培训设计 。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 , 分阶段组织培训 , 在具体工作中充分考虑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岗位特点和文化基础 , 设计个性化课程 , 丰富培训内容 , 充分发挥培训的实际效果 。切实提高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水平、影响力和艺术、思想素养、理论素养和管理执行力 。
第三 , 要达到培养的目的 。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应确立明确的目标 ,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施培训 。比如 , 通过这个培训 , 我们可以认识到公司的战略、战术、运营以及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 学习如何认识到管理的核心原则;通过接下来的培训 , 掌握员工管理中识人、用人、育人、激励、留人的技能;再培训可以利用员工激励技术提高下属的工作意愿等 。
第四 , 要注重训练方法的创新 。
“你听我讲 , 课后考”的传统培训模式 , 往往导致参加培训的中高层领导慢慢对培训失去兴趣 , 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因此 , 在培训方式上 , 要体现层次性和多样性 , 要与普通员工的培训分开 , 采取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培训 。要灵活生动活泼 , 注意教学方法 , 让学员容易接受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要丰富多彩 , 不仅形式要丰富 , 内容也要丰富 。应积极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究、开放式教学等参与式实践培训方式 。不仅要让中高层管理者坐在房间里学习 , 还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践 。
第五 , 要注意培养习惯和行为 。
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成功的基础 。良好的工作习惯对工作的促进作用不用多说 。现实中 , 培训结束后 , 我们往往要面对“我们过去做了什么 , 我们现在还在做什么 , 我们过去怎么做 , 我们现在还怎么做”的残酷现实 。是否很好的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 让组织者充满了疑惑 。因此 , 培训课程应密切关注学员对先进知识和方法的实践 , 并引导他们改善工作和思维习惯 。而受训者通常不会主动使用一种不熟悉的行为 , 这就需要组织在培训后采取几项配套措施 , 多管齐下 , 激励和辅导中高层管理者根据培训中学到的东西去思考和工作 , 反复应用学到的行为 , 逐渐养成习惯 。
六、做好培训考核工作 。
培训结束后 , 很多企业往往觉得 , 只要培训氛围热烈 , 参与者热情高涨 , 培训就成功了 , 培训就完成了 , 大家就开心了 。但是我们后面会发现以下现象:训练时兴奋 , 训练后不动;培训课程刚开始感觉很新鲜 , 但是时间长了 , 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了 , 培训的作用也逐渐消失 。在训练中 , 我们要的是效果 , 而不是形式 。如果不加强培训考核 , 不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 也会使培训形同虚设 。因此 , 定期组织培训考试 , 包括考试和面试 , 给员工一定的压力感 , 并制定具体的培训奖惩考核制度 , 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紧迫性 , 帮助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 创建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企业 。
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 。工程质量要想好 , 就要在培训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 。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最重要的是把培训和工作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的培训才是实用的、受欢迎的、有效的 。为培训而培训 , 与实际工作脱节 。结果只能用竹篮空打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