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对恶的探究: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神学理论,坚持上帝所创造的一切事物都是善( 二 )


奥古斯丁认为恶的本质 , 是一种非正常的强烈欲望 , 是一种变态的自我中心的爱 , 其根源主要在于人类对于自己的热爱 , 超过了对上帝的热爱 , 背离了上帝的事业而热心于自己的事业 。 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所生发出来的罪恶根源是骄傲、与上帝为敌 , 故意反对上帝规范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要求、思想准则、纯结动机与理想愿望 。
人自命不凡地认为 , 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弱力量来甄别世间善恶 , 却不可避免的走上了避善而从恶的不归路 。 所以 , 在奥古斯丁那里 , 他认为“恶是善的缺乏” , 恶没有实体 , 也不具独立存在的意义 。

奥氏根据自己的生存体验告诫人们:去恶扬善 , 必须坚持正确美好的信仰 。 也就是造成了为什么他教导世人先信仰再理解 , 而自己却是先理解再信仰 。
他根据自己的信仰得出:一是个人思想与行为上违背上帝的意志 , 是滋生各种罪恶的根源;二是如果是因为个人的原因犯罪 , 上帝会做出公正的惩罚 。

做为一个哲学家 , 他坚持上帝所创造的一切事物都是善这一信念 , 从而得出恶是善或本体的缺乏 , 并非实体 。 相反 , 如果他认可了恶是实体 , 而作为实体创造者的上帝便不得不具备了恶的品质 。 他对“恶”的处理要在坚持上帝是至善至美、全知全能的存在基础上的 , 而把恶的产生根源加于人的自由性上 , 因此恶与上帝便不再具有关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