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摘星”意味着报复性旅游吗?( 二 )


“摘星”有望放宽区域间的人口流动
5月份以来 , 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的指引下 , 各种稳增长及促消费举措陆续落地 , 疫情防控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 为旅游业复苏提供了政策支撑 。
6月29日 , 在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 , 相关负责人表示 , 下一步 , 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帮扶企业纾困解难 , 推动行业加快恢复发展 。 一是加力推动各项纾困扶持政策落地落实 。 二是进一步加大金融定向支持力度 。 三是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加快恢复 。 四是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创新发展 。

戴着口罩的游客正在游览纪念品商店 。 图/视觉中国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指出 , 从中央到地方各类纾困政策的加快落地实施将有效稳定暑期旅游市场乃至下半年整个市场的供给端 , “留住”大部分旅游从业者 , 为行业复苏保存力量 。 促消费政策一方面将直接拉动消费 , 另一方面可以在社会层面掀起一轮“消费热潮” , 重新激活被疫情压抑的消费热情 。
他指出 , 此前 , 跨省游熔断机制的实施范围由省一级缩小到了区县一级 , 这是今年暑期旅游在政策层面较为直接的支撑 。 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是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的具体体现 , 与第九版防疫方案的整体思想吻合 。 在防控常态化之下 , 人们的出行和出游将更加便利 , 对于旅游行业而言是一个利好 。
针对行程卡取消星号 ,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公开表示取消“星号”标记 , 对于促进人员流动、活跃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有利于真正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 。 “动态清零的灵魂是发现早 , 控制早 , 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控制在最小” 。
实际上 , 从部分数据来看 , 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出现复苏迹象 。 5月份全国民航客运量较4月份环比增长了53% , 铁路的旅客发送量较4月份环比增长了62% 。 进入6月份后 , 整个行业继续保持加速恢复势头 , 加上暑期临近 , 民航、铁路的客流量每周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 。
根据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 , 近一周 , 全国酒店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 , 此外 , 跨省旅游与高星酒店预订量增长突出 。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 玉龙雪山景区6月1日至20日均接待2000人 , 个别几天接待人数超过8000人次;泸沽湖景区、丽江古城景区游客量也开始上升 , 旅游市场呈现逐步回暖趋势 。
近日 , 从资本市场上来看 , 景点及旅游板块表现强势 。 本周内 , 景点及旅游板块期间连续多日表现强劲 , 丽江股份5个交易日内录得4个涨停累计涨幅为55.84% , 华天酒店、众信旅游、九华旅游等跟涨 。
前海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观察到 , 目前部分景点出现人满为患的景象 , 一些热门航线机票甚至一票难求 , 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 , 消费正在逐步复苏 。 “摘星”将会放宽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 , 近期旅游及关联度较高的板块出现较大涨幅 , 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
报复性旅游会出现吗
“那天梦幻谷(横店最热门景区)客流量突破1万人的时候 , 领导那种欣慰的、喜极而泣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 , 嘴里还嘟囔着‘起来了 , 算是起来了’” , 横店影视城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上个周末 , 横店影视城人气回归 , 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 , 其中梦幻谷突破今年以来单景区最大客流量 。
得知“摘星”的消息后 , 该人士表示 , 对景区来说 , 这无意是个好消息 , 正值暑期旺季来临 , 游客出游方便 , 相信景区会迎来更强劲的复苏热潮 。 不过即便“摘星”了 , 在防疫安全上 , “我们正在讨论制定如何更为合理、灵活又确保安全的防控措施 。 ”
一位景区导游透露 , 虽然“摘星”了 , 但并不代表从敏感地区来的游客可以自如出入 。 景区一般会要求24小时核酸结果 , 管理依旧比较严格 。 近期游客数量上来了 , 但是省内游客占比比较大 , 游客以自驾车出行为主 。 “大家的安全意识还是很强的 , 未来发展仍有不确定性 。 ”
博星证券研究所所长邢星指出 , 取消星号标志 , 会降低区域性严控所造成不必要的社会资源的损耗和负面情绪的反应 , 从而对于稳定经济运营和恢复繁荣局面起到良好作用 。 同时会促进旅游业发展 , 特别是对于旅游酒店、机场航运和餐饮娱乐等服务性行业的快速复苏 。
然而疫情并未结束 , 未来局部疫情反复的可能性会继续存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