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摘星”意味着报复性旅游吗?

旅游业|?“摘星”意味着报复性旅游吗?

文章图片

旅游业|?“摘星”意味着报复性旅游吗?

据工信部6月29日消息 , 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 , 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方便广大用户出行 , 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 。
6月28日 , 国务院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 优化调整了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 。 新版方案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 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
接二连三的政策调整 , 让旅游行业看到了希望 。 从资本市场上看 , 6月30日 , 旅游酒店版块领涨 , 同花顺显示 , 酒店及餐饮最高涨幅一度超7% , 景点及旅游最高涨幅一度达8% , 下午收盘时尽管有所回落 , 两板块指数涨幅仍超过6% 。 本周以来 , 景点及旅游板块期间已累计上涨超10% 。
业内人士认为 , “摘星”对旅游业利好是不言而喻的 。 但消费者的出行仍要取决于各地防控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 。 从整体而言 , 目前防控政策方面的调整会改善旅游出行情况 , 提振消费者信心 。
搜索量暴增的背后
“出行第一步先查机票 , 这实际上是思想先行一步” , 暑假到来 , 已经回家的大学生于方看到“摘星”的新闻 , 第一时间搜索了前往桂林、丽江及三亚等热门旅游城市的机票 。 近年来 , 受疫情影响 , 他出门旅游的次数屈指可数 , 这次他决定趁暑假时间出门游玩 。
在北京工作的东北人梁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两年前生了孩子 , 至今还没有回过老家 , 近期计划回老家一趟 , 顺便带家人旅游一遭 , 感受一下东北夏日的凉爽 。
在网友的一片沸腾声中 , “半小时内火车票搜索量上涨1.5倍”“行程卡取消星号后机票搜索量猛涨”等内容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 “摘星”的消息发布后 , 不到半小时 , 各个旅游平台的搜索量出现飙升 。

图/去哪儿平台
据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 , 消息发布半小时后 , 平台上国际机票搜索量翻倍 , 达到近两年最高峰;携程平台数据显示 , 多个热门旅行目的地的搜索量增长超300% , 用户旅游出行意愿进一步高涨;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 , 消息发布半小时内 , 平台机票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180% , 酒店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220% 。
据马蜂窝平台数据显示 , 甘肃、新疆、云南、贵州等长线旅游目的地搜索量上涨明显 , 其中“敦煌莫高窟”搜索热度上涨733% 。 瞬时访问量热度涨幅最高的目的地前十分别为:成都、乌鲁木齐、西双版纳、重庆、三亚、贵阳、桂林、威海、敦煌、恩施 。
此前 , 北京环球度假区和上海迪士尼乐园相继宣布重启时间表 , 实际上已令消费者兴奋起来 。
根据旅游平台数据显示 , 北京环球影城宣布重启后 , “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关键词搜索热度一度增长超6倍 , 冲到全国景区第一 , 此前 , 北京环球度假区两度闭园 , 接连错过五一黄金周和端午节假期 。 与此同时 , 带动其周边酒店搜索量大涨 。

2022年6月16日 , 上海迪士尼小镇恢复运营 , 迎来首批民众购物游玩 。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6月28日 ,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宣布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于6月30日起恢复运营 , 根据旅行平台数据显示 , 当日“迪士尼”相关访问量环比暴涨655% , 连带着上海城市和景区门票搜索量大增 。
过去两年 , 疫情对旅游行业产生不小的冲击 。 根据兴业证券报告显示 , 2020年和2021年 , 境内旅游人次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48%和54% , 2022年3月以来受疫情影响 , 清明和五一全国旅游人次仅回复到2019年同期的68%和66.8% , 端午客流回暖 , 回复到2019年的86.8% 。 而出境游则基本处于“暂停”状态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摘星”对旅游业利好 , 这是不言而喻的 。 但从研究上、学术上来看 , 依据搜索量来判断实际的出游量比较少见 , 二者之间有相关关系 , 但因果关系非常弱 。 搜索量的暴增是由诸多因素引发的 , 有可能是一些情绪因素引发 。
兴业证券分析师熊超指出 , “摘星”后 , 消费者的出行仍要取决于各地防控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 , 比如从上海出去旅游的人群面临的政策 , 仍存有不明朗的情况 。 但从整体而言 , 目前防控政策方面的调整会改善旅游出行情况 , 提振消费者信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