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 , 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 , 地域辽阔 , 资源丰富 , 山川秀丽 , 四季如春 , 是祖国大西南一块待开发的宝地 。 全州辖一市十一县 , 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 , 上世纪末总人口3百余万人 ,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 , 其中白族人口一百余万人 , 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 , 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 州府所在地大理市 , 是滇缅、滇藏公路交汇地 。
笔者很久前的腊月末 , 曾经在云南大理古城一个院落的大木门左右 , 看到一幅对子:“去留无意笑看云卷云舒 , 宠辱不惊冷观花开花落” 。 这句话最初出自于明代洪应明的一副对联 , 录入于《菜根谭》 。
这门对儿还有很多工工整整写好的 , 安静地坐落在一堆密密麻麻、喜气洋洋的集市售卖春联选项里 , 等待着客人挑选 。 一身黝黑瘦削的滇西白族老先生还在随卖随写 , 铺开印有铜锡箔“银掺”的正丹纸 , 在边角压着古董般的金铜小摆件固定 , 让墨水劲柔任游于纸张点点金色间 。
那是段从院落仰头观云、探星、望苍山的日子 。 人间炊烟的风花雪月中 , 一处闲庭清幽 。 高原气候 , 变化末端的不止是云朵 。 有时 , 那里一天可以过四季 。 时空成了朦胧的错觉 , 印证天上一天 , 人间五百年 。
看着如梦似幻的云朵 , 不由随着云卷云舒的舞动 , 绕入生活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中 。 久而久之 , 光影朦胧中已成一生浮游 , 空缱绻 。 自我安慰一下 , 宠辱不惊的淡然 , 倒也算是人间清醒 , 众人皆醉我独醒 。 然 , 那个独醒的我 , 信步笑看风云中 , 惆怅独悲也更长 。 古往今来 , 多少枭雄豪杰、文人骚客 , 无不独醒悲长 。
苏轼把生活的苟且 , 活出了生命的洒脱:“惆怅东栏一株雪 , 人生看得几清明 。 ”朗朗清明 , 漫漫人生却只得见几分?他用了跌宕起伏一生经历感悟 , 给了一个答案:我们凡夫俗子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
若你是块冰时 , 你会觉察了悟到自己其实也是水吗?行云流水 , 原来也是自己H?O的本质 。 当固化成冰时 , 空间行动自然就缩小了;当融化成水时 , 自然可以遍一切处无碍流淌 。 院落观云 , 怡然自得尚且好 , 仰观闲云仅一方 。
【大理古城|大理古城之行杂记】安定观云处 , 一念颠倒反转即豁然 , 朗朗桃花源即当下 。
云朵的后方 , 是不动的虚空 , 此为安定观云处 。 当我们一念反转 , 转向无尽虚空的开放空间 , 即可豁然开朗 , 云且起落 , 云且超越 。 生活中 , 并非就没了喜怒哀乐、对错好坏 , 而是我们从虚空观云时 , 已不随天空中变化无常的云朵 , 幻有生灭;不随生活中的无常 , 大喜大悲 。 生而为人的欲望、嗔恨、恐惧与希望 , 在虚空中 , 如是短暂体验着 , 但却清楚知道这一切本质就是变化 , 不会因个人执念而延深痛苦 。
天空的云朵即悠然存在 , 也悠然生灭 。 那么面对生活中的起落顺逆 , 面对生活变故的疲惫、恐惧、担忧 , 明白好好坏坏一样 , 都终会过去 , 更能释怀去安顿身心 。 苏轼从几分到朗朗的觉明 , 从一念之间到念念相续的人生豁达 , 绝笔道尽庐山烟雨真面目 , 亘古不变的宝藏 。
虚空中观云 , 任云卷云舒 , 虚空依然是虚空 , 在变化中的安定不变 , 活出豁达乐观的珍贵人生 。
《杂诗》一首
古城登临眺晚晴 , 郊外村舍树木清 。
天如碧町广来静 , 地如人心总难平 。
云霞绕岭闲步行 , 水流溪潺聚华耕 。
谁人得及庄居老 , 余生美哉幸事赢 。
推荐阅读
- 霞浦|郭进拴|霞浦观日出
- 大理古城|受到众多人喜欢的旅游地方,走进风景当中,好似看到了不一样的色彩
- 大理古城|这座浙中小城,藏着我最爱的生活
- 孟子义|孟子义在大理古城逛吃,一开口就买10盒鲜花饼,真够豪气
- 大理古城|疫情下的云南,大理古镇基本没啥游客,店铺很多都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