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的人类“第二家园”远近皆宜( 二 )



太阳系有难以计数的小行星 , 在小行星上“安居”的人口数量将是地球的N倍 , 有些小行星形成了宜人的生存环境 , 在宜居小行星上建造人类居民点时可以少费周折 , 火星生态环境的技术改造费时费力 , 小行星移民计划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 人类不一定真的需要到访遥远的恒星 , 对其它恒星的宜居行星进行“殖民化”改造 , 这不一定是出于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 , 更多的是受到人类知识和欲望的驱使 , 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推动了对系外世界进行探索的梦想和行动 , 有些人群对外太空的生存有特别的好奇心 。
太空商业化的飞行正向人们走来 , 已有多家太空飞行公司表示 , 未来会将飞行成本降低到很多人能够承受的程度 , 太空飞行的“票价”从每公里数万美元到数百美元不等 , 火箭的重复使用技术减少了运输成本 , 产生了规模化的经济效益 , 合理的票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实现太空飞行的梦想 。 飞向蔚蓝的太空 , 小行星资源点燃了商业化竞争的热潮 , 一颗金属小行星有一公里的尺度 , 它含有数百倍于地球储备量的金属资源 , 诸如:镍、金和其它有经济价值的金属元素 。
以空间为基地开发太阳能 , 这将为地球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 顺便地解决了地球上大面积的雾霾危害 , 对太空能源的合理利用 , 在空间建造太阳能站的前提条件是成本的合理控制 。 人们在全球化的时代见证了某些产品呈指数式的增长 , 比如:汽车和计算机 , 某些产品在空间技术时代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增长 。 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一幅清晰的图画 , 人类在不久的未来可能设计外太空的家园 , 居住在轨道飞行的栖息地不再是幻想 , 人类将从地球、太阳、小行星获取大量的资源 。
气象学家“杞人忧天”地发出全球气候灾难的警告 , 地球也许有一天不再适合居住 , 人们在浩瀚的星空面临了“不知何地是家园”的选择 , 但不一定要穿越到其它的星系 , 在无限遥远的行星寻找人类家园 , 轨道栖息地可能是很好的安居场所 。 快速改进的太空技术最终会带来强大的动力 , 在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建造“人造家园” , 这不会是漫长而无望的人类幻想 。 人类可能有被迫离开地球的一天 , 除非减少地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 纠正人类曾经出现的失误 , 重新恢复勃勃生机的地球生态系统 。 “时间机器”的穿越方式或“弯曲时空”的飞行技术目前还是科学家的理论设想 , 未来的太空旅行技术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面貌 。

(编译:2015-1-2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