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全球变暖,有科学家进行了“人工火山灰”实验,有没有用?( 二 )


研究者指出 , 通过引入气溶胶这种全新的方式来试图改变气候 , 使地球降温 , 会产生一系列复杂且不可控的适应性后果 。 比如:上述方案中用来阻挡太阳光线所形成的气溶胶物质 , 其核心是一种类似火山羽流的硫化物 , 这些硫化物颗粒在平流层中的位置并非是一成不变 , 在下面“推举”气流的作用下 , 极有可能发生相互碰撞 , 形成质量更大的聚合体 , 那么就有一定的几率打破与气流浮力的平衡 , 从而缓慢地向地面沉降 , 最后可能形成大范围的酸雨问题 。

除此之外 , 这些硫化物在平流层的高空环境中 , 如果与氯等其它物质相遇 , 则会引发进一步的化学反应 , 产物将会对臭氧层造成影响 , 严重的话还会破坏臭氧层 , 从而让更多的紫外线透过大气层 , 对地表生物包括人类造成更大伤害 。 而且 , 在阻挡住一部分太阳辐射后 , 地表的很多植物也将不适应这种明显的改变 , 光合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 地球的碳氧平衡将会随这打破 。

这种方式可行吗?虽然上面提到的阻挡太阳辐射的方式 , 是从另外一种角度出发 , 来试图减缓全球变暖的方案 , 出发点应该是好的 , 但是却不可行 。 除了刚才提到的几点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会造成严重威胁以外 , 实施的成本也将是天文数字 , 数量少了达不到效果 , 数量多了投入也大 , 而且搞不好还会加重气体物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可以说是一种“治标不治本”、“因噎废食”的方法 。
与一百多年前地球的温度相比 , 目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 并不是由于太阳辐射量增加所引起的 , 而是由排放到地球中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 , 另外还包括甲烷等其它温室气体)数量增加所导致 , 从而提高了地球大气层对来自地面红外辐射的吸收能力 , 因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则是问题的关键 。

所以 , 如何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清洁能源比例 , 最终达到减污降碳协同 , 才是从根本上减缓和抑制全球变暖的“正道” , 切不可违背自然规律 , 来阻挡太阳光线的照射 , 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将有极大的可能 , 使地球自然生态系统遭到极到的干扰、影响和破坏 , 既投入巨大 , 又得不偿失 。

【为应对全球变暖,有科学家进行了“人工火山灰”实验,有没有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