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全球变暖,有科学家进行了“人工火山灰”实验,有没有用?


为应对全球变暖,有科学家进行了“人工火山灰”实验,有没有用?


文章图片


为应对全球变暖,有科学家进行了“人工火山灰”实验,有没有用?


文章图片


为应对全球变暖,有科学家进行了“人工火山灰”实验,有没有用?


文章图片


为应对全球变暖,有科学家进行了“人工火山灰”实验,有没有用?


文章图片


为应对全球变暖,有科学家进行了“人工火山灰”实验,有没有用?



随着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 , 排放到大气层中的污染物质和温室气体总量越来越多 , 其中污染物质造成了包括海洋和陆地等几乎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 而温室气体的增多则推动了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温度的提升 。 据科学家们研究分析 , 近百年来 , 全球的平均温度 , 整整上升了超过1度 , 而在两极和高山地区 , 增温幅度更高达2-3摄氏度 。 随着全球温度的提升 , 加剧了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局部干暖化、极端气象事件等问题的发生 ,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

科学家所做的阻挡太阳光实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 根源在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 。 而减缓温室效应、从而遏制全球变暖程度 , 科学界一直以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 , 一个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通过大自然的调节能力 , 最终使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含量降低到原来的水平 。 另外一种则是试图在大气层中“铺上一层物质” , 使之能够有效吸收一部分来自外界的太阳辐射 , 从而达到抵消温室气体增温的目的 , 最终实现为地球“降温” 。

由于第一种方案需要从人类整体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变革入手 , 而且所需要的时间线过长 , 所以有一部分科学家 , 在极力尝试通过第二种方案来寻求突破 。 其灵感来源出自火山喷发 , 地球历史上有好多次出现全球性的火山喷发事件 , 大量浓密的火山灰和烟尘被抛洒在空气中 , 形成致密的云层 , 遮挡住了大部分的太阳光线 , 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核子冬天” , 出现了长时间性、温度下降明显的大小冰期 。

同时 , 这部分科学家也注意到 , 即使不是全球性的火山喷发事件 , 也会对一定区域的气温产生影响 。 比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时 , 大量气体和烟尘物质形成了巨量的气溶胶 , 从高空看显得异常光亮 , 一方面通过致密的云层阻挡光线射向地表 , 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 , 仅这个火山爆发 , 其发生前后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监测到的地表温度 , 足足降低了1度 。

这部分科学家提出方案的核心内容 , 无外乎是利用高空飞机 , 携带着模拟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气溶胶物质 , 在平流层中将这些物质抛洒出去 。 由于平流层中的气流 , 相对于对流层来说非常稳定 , 而且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较小 , 所以能够长时间地稳定保持在一定高度 , 从而发挥出遮挡部分太阳辐射的作用 , 这种方案被定义为“平流层气溶胶干预” 。 近期 ,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 , 在瑞典上空的大气层中 , 采用上述方案进行了小规模的针对性实验 , 试图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实际效果 。 不过 , 在众多环保人士以及当地居民和团体的抗议下 , 迫于压力 , 这项实验被迫取消了 。

其实 , 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团队 , 在早前就提出了一个计划 , 即如果在减缓化石燃料开采和应用方面的努力失败后 , 启用“太阳地球工程” , 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 , 将部分太阳能从地球上转移出去的后备方案 。 而“平流层气溶胶干预”则是这个计划的一个部分 , 或者说是前期实验 。 在遭到抵制之后 , 前不久 , 不少美国的研究团队又呼吁 , 让大家重新认识该项计划 , 并着力在更多的区域重启这一实验研究 。

这种方案对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会造成潜在威胁长期以来 , 包括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在内的很多科学家 , 对全球气候如何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作了系统性研究 , 同时 , 对于上述人为刻意减少太阳辐射也进行了跟踪研究 , 认为在阻挡太阳光线射向地球表面 , 从而使得太阳变暗的方案 , 同样也会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造成潜在威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