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武汉女子花110万买房,拆迁时索赔3000万,法院判决深得人心( 二 )


地铁即将开通 , 到时候 , 租金会水涨船高 , 按照世面上的商铺成交价格、以及之前的装修费和租金的损失 , 李女士初步估算拆迁款应当为3000万元 , 而不是政府给出的1508万元 。

李女士向政府提出了赔偿款的诉求 。
政府代理人表示 , 政府的赔偿价格是根据专业的评估机构做出的报价 , 评估机构的选举流程也符合法律程序 。
政府代理人鲍明辉向记者解释 , 李女士所在这栋楼一共是97户人家与3户商铺 , 是按照租金收益进行计算的 , 租金是按照李女士商铺最近几年最高的一个租金收益60万进行计算 。 李女士的房子是商铺 , 法律规定的商铺总使用年限是40年 , 而李女士的商铺已经使用了15年 , 还剩下25年的使用年限 。
根据租金收益和剩余使用年限 , 以及当初装修费等其他费用 , 最后总体估价为1508万元 。

虽然政府代理人将政府的赔偿价格算法介绍得清楚明白 , 但李女士不为所动 , 质疑起评估的准确性 。
首先 , 李女士对评估机构对房产的计算方法提出疑问:“评估机构对房产的计算方法有很多方式 , 按租金计算是其中不常用的 , 按房屋售价才是最为常见的 , 为什么区政府不这样做?”
同时李女士还列举了附近商铺交易的例子 。
政府代理人反驳到:“这个地方市场成交非常少 。 如果按照市场价格评估商铺的话 , 至少近期有三个类似商铺的市场成交价作为样本 。 ”
记者询问附近房产中介 , 房产中介表示:“一般不缺钱都不会卖 , 除非急需用钱 , 老话说一铺旺三代 , 铺子租金一般都会越来越高 , 一般都不会卖 , 特别是这种好地段 。 ”

李女士一般一租就十几年的房东很是常见 , 所以附近并没有3套类似的商铺售出 。
同时政府指出 , 李女士所列举的商铺买卖事例年份久远 , 不具有参考价值 , 所以政府按照租金收益来进行计算 。
在得知评估机构选择的计算方式后 , 李女士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 即使按照租金收益计算 , 也应当按照70年产权计算 , 并非40年 , 并出示了写着70年产权的房产证 。

如果按照70年计算 , 现如今过去15年 , 应当还剩下55年 , 李女士不理解为什么按照25年计算 。
政府代理人鲍明辉解释:“按照商业服务业使用的年限是40年 , 房产证上写着是城镇混合住宅用地 , 这一写法可能是因为当时法律不够完善而存在的错误 。 ”
政府代理人的意思是70年并非是商业用地的70年 , 应当是住宅70年 , 如果按照住宅用地年限计算 , 李女士获得的赔偿会更低 。

在计算方式和计算年限上提出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后 , 但李女士还是不认可政府提出的赔偿款 。
李女士提出了新的异议 , 她认为政府选择评估机构的程序不合法 , 具有明显的偏向性 。
政府代理人鲍明辉说道:“如果我们政府来选 , 你可能会觉得有暗箱操作 , 但是这个结构是由97住户来投票选择的 , 投票过程我们都有全称摄像 , 都是公开 。 ”同时拿出一叠文件向李女士展示 。
李女士却表示自己并未参与投票 , 所以并不认可 。

原来 , 李女士并不住在商铺附近 , 政府公告的方式是直接贴在楼房外墙 , 并没有看到通知 。 在投票当天 , 李女士上午9点得知要投票 , 等赶来投票现场时已经11点 , 投票流程已经结束 。
虽然李女士没有参与投票 , 但97住户大多住户都投了票 , 因而政府选择评估机构的流程是合法的 , 符合法律程序 。

李女士并不甘心 , 因而又重新找了评估机构做了报告 。
李女士说:“别人用市场比较法 , 评估下来是九万三千多一平 , 用收益法 , 评估下来是八万八千多一平 , 也就是说把两个一平均 , 也是八万多接近九万的价格 , 这样算下来我商铺的价格应该是两千六百多万 , 再加上其他补偿 , 绝对超过三千万 。 ”
但政府并不认可李女士评估的做法 。 政府代理人说:“她这一行为是单方面的行为 , 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事实依据 , 如果个人去评估都作数 , 那就完全乱套了 , 哪怕她没有投票 , 但这个评估公司得到了大多数住户的认可 , 依旧是合理合法的 。 ”
在得知赔偿款价格估算方式和评估机构选举程序后 , 李女士依然不认可赔偿数额 , 提出新的方案 , 李女士说:“两种赔偿方案 , 一种就是货币 , 一种就是置换房子 。 ”
李女士的新诉求提出后 , 政府表示理解 , 于是便和李女士一起寻找新的商铺作为赔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