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获犯罪嫌疑人1.2万余名 江苏对食药环知领域违法犯罪零容忍 破案4186起
守护舌尖安全 让群众吃得安心
【抓获犯罪嫌疑人1.2万余名 江苏对食药环知领域违法犯罪零容忍 破案4186起】2021年2月 , 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民警接辖区居民姜先生报警 , 称其在某直播平台买的牛肉干可能是假货 。民警第一时间将牛肉干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 在确定不含牛源性成分后 , 迅速展开侦查 , 摸清了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 , 随后组织警力在3个省份同时开展收网行动 , 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 查明该犯罪团伙利用鸭肉制造伪劣牛肉干并通过直播平台非法销售的犯罪事实 。
2021年 , 江苏公安机关将打击食品犯罪作为“昆仑2021”专项行动的主攻方向 , 围绕涉及百姓餐桌上、菜篮子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涉网新业态食品违法犯罪 , 开展滚动式线下暗访抽检和线上网络巡查 , 共破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887起 , 抓获犯罪嫌疑人1769名 。
保护生态环境 让群众住得舒心
2021年5月 , 苏州市公安局在生态环境部门的配合下 , 先后破获6起外省市“毛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混合物)运至苏州非法填埋污染环境案件 , 对上、中、下游的收储、非法跨省市运输以及非法填埋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打击 , 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 , 查清非法运输、填埋至苏州的“毛垃圾”900余车次、2万余吨 。
为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犯罪 , 2021年 , 江苏公安机关会同生态环境部门及检察机关 , 围绕危险废物非法处置、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长江流域废水偷排直排3个方面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取得明显成效 。为提升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工作质效 , 江苏省公安厅会同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制定下发开展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现场一体化联动执法的意见 , 引领各地进一步发挥公安机关和生态环境部门各自的专业优势 , 形成各司其职、相互衔接、协调配合、促发联动的强大合力 。2021年 , 共破获污染环境犯罪案件414起 , 抓获犯罪嫌疑人1510名 , 同比分别上升21.2%和57% 。
近年来 , 在暴利驱使下 , 野生动植物犯罪职业化、网络化特征愈加明显 , 网上勾连交易、网下远程递送成为新常态 , 对生物多样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021年以来 , 江苏公安机关会同林业、自然资源等行政执法单位 , 加大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力度 , 先后组织开展“黄金狙击”“雷霆2021”“清风”等多个联合打击整治专项行动 , 共侦破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案件1166起 , 抓获犯罪嫌疑人3060名 。
严打侵权假冒 让群众买得放心
2021年7月 , 徐州市公安机关根据消费者举报 , 破获一起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销售假冒品牌保温杯案 , 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 , 捣毁犯罪窝点2处 , 现场查扣假冒品牌保温杯1万余个 , 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经查 , 犯罪嫌疑人常某通过拆解不同型号品牌保温杯 , 研究制造工艺 , 组装生产假冒产品 , 经苏某、徐某等下线批发商层层倒手后 , 再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进行销售 。
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 江苏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 , 扎实开展“护航2021”专项行动 , 在侵权假冒领域和侵犯商业秘密领域 , 高标准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 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保护紧密衔接 。他们坚持打防结合 , 指导企业开展自防 , 宣传发动群众提高识假辨假能力 , 同时对此类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 2021年 , 共破获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693起 , 抓获犯罪嫌疑人2233名 。
连云港公安食药环侦“攻坚战”全线告捷
连云港市公安机关在深入推进“昆仑2021”专项行动中 , 以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斩链条为目标 , 全力打好食药环侦“攻坚战” 。2021年 , 破获食药环犯罪案件207起 , 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531名 。
果断出击 全力侦破大要案件
着眼民生破大案是连云港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昆仑2021”专项行动的重心和着力点 , 全市公安机关果断出击 , 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 以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斩链条为目标 , 全力打好食药环侦“攻坚战” 。生态环境犯罪侦查部门针对全市涉及“菜篮子”违法犯罪问题进行综合整治 , 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90余次 , 检查酒类销售门店、饭店、熟食摊点等400余家 。灌南县公安局成功侦破梁某等人生产销售假酒案 , 摧毁制售假酒加工窝点4处 , 扣押假酒成品以及瓶盖、酒瓶等商标标识26万余件 , 涉案总价值逾1000万元 。
连云港市公安局通过加大对网络制售假劣化妆品、日化品案件的侦办力度 , 打源头、摧网络 , 强力震慑网络制售假劣化妆品、日化品违法犯罪 。灌云县公安局成功摧毁一生产、销售假冒某品牌卫生巾犯罪网络 , 查获假劣卫生巾300余箱 。
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相关职能部门会同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 , 重点围绕省、市交界和市、县郊区开展打击非法倾倒固废专项整治行动 , 共联合出动检查48次 , 发现非法倾倒工业及生活垃圾13处 , 移交至生态环境局违法线索8条 , 立刑事案件3起 。在深入推进“清风行动”中 , 严厉打击和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 成功捣毁一个非法猎捕、收购、加工、销售野生动物团伙 , 抓获犯罪嫌疑人41名 , 涉案金额达1800万余元 。
高效融合 构建快速打击体系
专项行动中 , 连云港市公安局生态环境犯罪侦查部门以牵头多警种联合办案的形式 , 开展专案经营 , 强化深挖扩线 , 及时破获一批大要案件 , 并在实战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所队办理食药环犯罪案件能力 。专项行动中 , 连云港市公安局生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牵头基层所队 , 共侦办省公安厅督办案件6起 , 抓获犯罪嫌疑人96名 , 涉案总金额8000余万元 。
连云港市公安局生态环境犯罪侦查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警种的衔接配合 , 结合大数据、警务云等现代信息技术 , 完善多部门合成作战机制 , 全面提升警种合成作战效能 。在办理省公安厅督办的刘某等人非法经营药品案中 , 各警种分工协作 , 成功捣毁一非法经营药品犯罪团伙 , 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
在加快健全与行政部门的执法协作体系建设进程中 , 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积极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 , 共同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等6个文件 , 健全部门协作、信息共享、线索移交、案件会商、案件协作、案件挂牌、鉴定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 共同打造“守护食药环安全共治联盟” 。同时 , 优化警企战略协作 , 主动加强与相关网企的协作配合 , 打通网络大数据支撑实战的便捷途径 。在办理省公安厅督办的白某等人假冒某品牌注册商标案中 , 通过警企协作 , 专案组民警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全部生产窝点 , 摸清了整个销售网络 , 成功捣毁一个生产销售假冒品牌零食犯罪团伙 , 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
数据赋能 提升集群打击时效
连云港市公安局始终坚持数据赋能、信息引领的理念 , 不断提升集群打击时效 , 以打击食药环违法犯罪实战需求为引领 , 充分整合涉食药环数据资源 , 共推送研判线索29条 , 根据线索落地破案4起 , 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 , 查扣渔船8艘、禁用捕捞工具12套 , 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
连云港市东海县、赣榆区分别是水晶和海鲜线上线下销售的集散地 , 当地公安机关定期开展网上巡查 , 及时搜集案件线索 。东海县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网络直播销售假冒品牌水晶首饰案 , 抓获犯罪嫌疑人43名 , 捣毁生产、加工、销售等犯罪窝点5处 , 查扣假冒品牌水晶饰品20余种共3000余件 。针对网络“吃播”特别是本地海鲜“吃播”中存在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 , 公安机关联合相关市场监管单位 , 围绕“吃播”产业链条开展集中检查、整治行动 , 加大对食品营销人员的教育和管理 。期间 , 检查全市海鲜生产相关企业42家 , 当场依法处罚12起 , 处理涉案人员26名 。
连云港市公安机关还主动与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中心对接 , 每日安排专人对群众举报的涉食药环违法犯罪线索进行梳理 , 对重点线索第一时间进行深入调查 , 获取有价值信息线索90余条 , 破获案件40余起 。同时 , 定期深入商超、市场检查食品安全问题 , 共开展食品集中检测3次 , 检验样品300余件 , 深挖线索46条 , 查破案件8起 。
徐州全链条严打食药环领域违法犯罪查获各类假劣商品1.3万余件
徐州市公安局持续推进对涉网侵权制假售假、大型医保诈骗等重点案件的严打高压态势 , 坚持从生产、供应、销售全链条严打食药环领域违法犯罪 , 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 。
追根溯源全链条打击
随着电商微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 , 网络购物已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 , 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线上店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时有发生 , 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和品牌厂商合法权益 。
2021年“双十一”前夕 , 徐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会同铜山分局 , 成功破获一起利用线上店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食品案 , 捣毁生产经营“黑作坊”犯罪窝点 , 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
“小案件连着大民生 , 我们坚持追根溯源 , 努力实现全要素全链条打击食药环及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 , 有效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 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徐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支队长介绍 。
针对全领域、全市域的多发同类案件 , 徐州市公安局有序推进集群打击和集中收网 , 通过规模化打击整治切实压降和震慑犯罪 。据了解 , 截至2021年11月底 , 徐州市公安局在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中 , 已打掉25个犯罪团伙 , 查获各类假劣商品1.3万余件 , 涉案金额6496万元 。
多元共治一体防控
在丰县一家宾馆内 , 丰县公安局联合医疗保障局捣毁了一个骗取医疗保险的犯罪团伙 。2021年8月 , 丰县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发现一条医保诈骗线索 。随后 , 丰县公安局联合医疗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合力攻坚 , 抓获犯罪嫌疑人70余名 , 涉案金额700余万元 。
“遏制食药环犯罪不能单打独斗 , 必须凝聚打击犯罪整体合力 。”食药环侦支队二大队民警介绍 , 徐州市公安局会同医疗保障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加强协作 , 形成了“线索互通、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的一体化防控格局 。
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创新鉴定机制 , 徐州市公安局将常规物质检测时间压缩至原来的40% 。2021年8月 , 在侦办一起非法销售存储散装汽油案中 , 食药环侦支队联合鼓楼分局启动与鉴定机构的互通机制 , 通过专业设备进行精准测量采集 , 为案件移送起诉提供了有力支撑 。
此外 , 徐州市公安局进一步深化行刑衔接“8+5”机制 , 实现8个业务行政执法部门“全覆盖” , 联合法制等5个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手段共用、联合督导、合成作战”行刑衔接机制 , 解决了案件移交、联合侦办、检测鉴定等方面难题 。
专属网格常态治理
2021年5月 , 铜山分局破获一起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销售假冒品牌保温杯案 , 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 , 捣毁犯罪窝点2处 , 现场查扣假冒品牌保温杯1万余个 , 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
犯罪嫌疑人常某通过拆解不同型号品牌保温杯、研究制造工艺 , 组装生产假冒品牌保温杯 , 经下线批发商层层倒手后 , 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销售 。侦查民警循线深挖 , 迅速摸清犯罪团伙架构、人员分工等 , 抓住时机一举打掉假冒保温杯生产、批发、销售全链条 , 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
线上线下“两手抓、两手硬” 。徐州市公安局线上积极打造专属网格、创新巡查制度 , 线下通过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集中宣传活动 , 展示打击成效 , 震慑违法犯罪 , 强化行动自觉 , 促进常态治理 , 积极构建完善“全民共治、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社会联防机制 。
徐州外来人口较多、人员流动性大 , 食药环侦支队科学划分“食药环专属网格” , 结合“惠民利企大走访”活动 , 常态化巡防摸排重点区域、行业 。目前 , 公安机关研判发现线索数量大幅提升 , 已占全部立案数的62.6% 。
南通海门公安创新“三三”机制打击食药环领域犯罪
突出“三大重点” 依法严厉打击
突出社会热点 , 主动侦办大案 。海门公安紧紧抓住社会群众关注的环保热点问题 , 树牢底线思维 , 始终坚持“严办案、办大案”这一目标 , 主动出击 , 集中优势警力向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严重污染环境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 , 全面打响“昆仑”专项行动攻坚战 。对每一起涉案线索 , 凡是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 , 全部第一时间运用外围调查、跟踪贴靠、巡线追踪等措施追查到底 。对案件深挖细查 , 上拓下延 , 努力发现“案中案” , 各环节摧毁犯罪产业链条 , 努力实现战果最大化 。
突出民生重点 , 强化集中整治 。围绕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环境、农资等重点民生领域 , 组织民警深入城郊接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开展地毯式排查 , 广泛收集违法犯罪线索 。为切实抓早抓小、正本溯源 , 按照“追源头、查去向、端窝点、断网络”的理念 , 开展集中打击“小电镀”类、制假售假类、取缔“零散”类等10多项专项打击整治行动 , 共查处“小电镀”“小作坊”等违规企业12家 , 全部予以取缔和追责 。对各类违法违规企业形成巨大震慑效应的同时 , 也有效保障了合法企业的健康发展 。
突出舆情焦点 , 开展专门攻坚 。密切关注新闻报道和网络舆情 , 注重从各类舆情信息中发现违法犯罪线索 , 巡线追查 , 深度经营 , 提高打击效能 。对食品、药品、环保安全问题 , 坚持第一时间汇总研判、第一时间查证核实、第一时间依法处理 , 推动疑难焦点问题妥善处理 , 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
健全“三项机制” 深化联勤联动
健全线索联查机制 , 推动合成作战 。海门公安积极整合情报、网安、图侦、技侦等警种资源 , 扩大参与主体 , 拓展专业手段 , 构筑起无缝化、网格化的打击体系 。对食药环领域重大涉案线索 , 实行食药环侦大队主导 , 辖区派出所配合 , 治安、刑侦、经侦、网安、法制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多警种合成作战、多种侦查手段同步上案的侦办模式 , 联合开展案件串并、轨迹分析、线索查控等工作 , 极大提升精确打击能力 。
健全信息联享机制 , 实现无缝衔接 。食药环案件作为新型犯罪 , 案件侦办存在专业性强、定性难等现实问题 。为准确把握执法尺度 , 积极倡导信息联享 , 实行专案会商 , 在侦办阶段就邀请检察院、法院部门提前介入 , 参与案情分析研判 , 就案件定性、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 达成法律共识 , 确保食药环犯罪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
健全执法联动机制 , 汇聚打击合力 。实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渔政等部门建立联勤联动执法工作机制 , 就联合执法、研判会商、信息交流、鉴定检测达成共识 , 构建起“优势互补、责任共担、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联勤联动良性格局 , 形成了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合力 。2021年以来 , 区公安局共出动警力500余人次 , 配合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渔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30 余次 , 对17家涉嫌制假售假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查处 。
提升“三种能力” 夯实基础根基
强化队伍建设 , 提升专业打击能力 。海门公安坚持“边学边干、以学促干”的理念 , 综合采取专题培训、案例教学、集中研讨、庭审旁听等手段 , 深化岗位练兵活动 。特别是通过定期邀请上级业务部门以及食药环行政监管部门的办案能手、技术专家授课 , 牢牢把握住线索发现、证据固定、侦办技巧等关键节点 。加大食品快检实验室建设力度 , 投资80余万元建成食品快检实验室 , 配备近20台先进设备 , 固定专职快检人员 , 将快检系统与食药环实战应用平台互通互联 , 提高办案的专业化、规范化打击能力 。
强化情报搜集 , 提升预知预警能力 。坚持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 , 针对食品药品环境违法犯罪从业人员警惕性高、活动隐蔽的特点 , 把情报信息控制作为基础工作 。一方面 , 发挥治安战线点多、面广、线长的优势 , 将信息排查的触角延伸到社区警务工作之中 , 与派出所民警一道做好日常排查 , 建立企业台账 , 对行业基础信息做到底清数明;另一方面 , 在各个行业布建庞大的特情信息员队伍 , 加强培养使用 , 对各类涉案线索做到耳聪目明 , 在侦办案件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
强化宣传教育 , 提升管控引导能力 。定期组织民警深入企业生产一线 , 采取以案析理、以案释法的方式 , 对食药环领域相关从业人员特别是经营者加强法制教育 , 增强自律意识 , 起到“不敢为”的警示效果 。同时 , 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法律法规 , 鼓励广大群众举报违法犯罪线索 , 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 打好守护食品药品环境安全的“全民保卫战” , 营造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浓厚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