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嫌弃的中国方便面,是非洲硬核中产的轻奢品( 二 )



姑娘 , 在家聚众也是聚众

你妈不仅潮 , 还有钱~

而在非洲不少国家 , 想做美食网红 , 就要先熟练掌握方便面的100种做法 。

在监狱坚持拍摄的大哥说 , 自己一身肌肉 , 全是吃方便面吃出来的

方便面的非洲“上位”史世界方便面协会(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个组织!)的数据显示 , 虽然最爱吃方便面的多为亚洲国家 , 但是2019年 , 来自非洲的尼日利亚 , 排到了第11位!

而在尼日利亚 , 最受欢迎的就是来自印尼的方便面Indomie , 市场占有率高达70% , 几乎成了“方便面”的代名词 。 南非有个说唱歌手 , 还以写了一首和这款方便面同名的歌Indomie boys. 从宣传海报上来看 , 这架势 , 组个方便面男团去打榜 , 完全没问题 。

不过 , 上个世纪80年代 , 当Indomie刚刚进入尼日利亚市场时 , 当地人很难接受这种食品 。 这和他们平时吃的木薯、香蕉、大米等食物 , 太不一样了 , 很多人认为它长得像“卷曲的虫子” , 不敢下口 。
然而 , 1999年起 , 尼日利亚结束了16年的军政府统治 , 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 并且迎来非洲版“婴儿潮” 。 当时 , 每个女性平均要生5-6个孩子 , 这意味着 , 每个家庭都有个忙得团团转的“老母亲” , 和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 , 对速食食品的需求大增 。
Indomie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上位”了 。

面对几乎是空白的非洲市场 , Indomie的“洗脑”也很成功 。 一方面 , 它竭力宣扬方便面是健康、时尚的食品 ,在广告中 , 常常和律师、设计师这样的高端人群搭配出镜 , 非常契合新晋中产对高端生活的向往 。

看看这宣传照拍的 , 这构图哪是非洲啊 , 除了手里的泡面 , 整个一副美国中产社区的画风
此外 , Indomie 也刻意隐去了自己印尼的身份 , 在一部宣传片中 , 还有意把品牌和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联系在一起 。 随后 , 在尼日利亚建了多个工厂的Indomie 被认为是本土品牌 , 在政府“支持国货”的号召下 , 人们纷纷买买买……
工业设计师找不到灵感?案子让律师头疼?一碗方便面 , 统统给你解决!

甚至 , Indomie 还在非洲有自己的粉丝俱乐部 , 当然 , 这也是有钱人的社交场所 。 如果你的孩子没能跻身这个方便面俱乐部 , 那么他/她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

电视台探秘方便面俱乐部孩子们的贵族生活:户外游乐场、才艺表演 , 以及正餐时间的方便面
非洲B2C电商平台KIKUU(集酷)联合创始人王科 , 在非洲打拼多年 。 在他看来 , 方便面在非洲受追捧 , 和贫穷直接相关 。 “就像我们几十年前 , 觉得方便面是好东西一样 。 ”
疫情期间 , 身处非洲的合作伙伴告诉王科 , 很少看到当地人买口罩 , 毕竟 , 售价好几元一个的进口口罩 , 相当于普通人一天的餐费了 。 “疾病在非洲很常见 , 埃博拉、艾滋……相比新冠 , 当地人更关注怎么填饱肚子 。 ”
此外 , 王科还在非洲见过康师傅等中国品牌方便面 , 价格要1美元-2美元(约6.8元-13.6元人民币)一盒 , 绝对属于奢侈品 。 (在尼日利亚 , Indomie 的价格大约是2-3元人民币一包 。 )

当地食品有多便宜?王科曾花1美元 , 买了个照片中的硕大菠萝蜜 , 一行5、6个人吃了好几天
小时候 , 我们也曾觉得 , 方便面最香恰如王科所言 , 方便面在中国 , 也曾被看做是“好东西” 。
上个世纪90年代 , 方便面在中国曾被冠以“国民食品”称号 , 是数百万中国打工者的首选方便餐 。 它是春运神器 , 是加班拍档 , 是创业伴侣……今天坐在高铁上的中年人 , 还会惆怅地想起当年绿皮车里 , 喊着“让一让 , 把脚收一收”的列车员 , 以及弥漫在整节车厢里的方便面味道 。

暴露年龄了……

这是我听过的最忧伤的梦想成真故事……

在中国 , 方便面曾经历过连续18年的销量递增 。 2013年的中国 , 每一秒钟 , 就有1465包方便面被打开 。
然而 , 随着富裕起来的人们对食品健康越来越讲究 , 以及外卖的横空出世 , 方便面渐渐褪去了“国民食品”的光环 。 近年来 , 除了来自韩国等地的进口方便面依然受到热捧 , 不少国产方便面 , 正在经历销量下滑的“中年危机” 。

而在遥远的非洲 , 依靠方便面创业的底层人民 , 也拥有了仰望星空的权利 。
和Aboki 一样 , 另一位从尼日利亚乡下来到首都打拼的小哥 , 已经在街头卖了7年方便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