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感觉现在的麻雀,和小时候的麻雀不大一样?别怀疑是真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述
为什么现在看到的麻雀和以前看到的不大一样?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正在日益加深 , 地球也在不断对人类所做出的破坏反馈着“求救”信息 。 小时候 , 我们总能在天空中看到自由翱翔的鸟儿 , 在清澈的溪水中看到互相嬉闹的鱼儿 。 但是在如今 , 这些曾经的童年回忆似乎都随着环境的变化也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
麻雀 , 正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鸟类之一 。 小时候 , 我们总能在田野中 , 屋檐下 , 看到它们的身影 。 但是在如今 , 小麻雀似乎相较于以前“变了样”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或许 , 人类应该对此反省自我 。
“除四害”活动
在建国初期 , 我国曾经发起过对于麻雀的“消灭运动“ , 便就是曾经的除四害活动 。 在当初 , 我国的麻雀大多是家麻雀 , 与现在的麻雀不大相同 。 人类对于麻雀的打击活动 , 也造成中国国内麻雀的“几近灭绝” 。
在建国不足十年的时候 , 当时中国的粮食生产情况十分糟糕 , 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吃不上饭的情况 。 国家的落后 , 粮食的不足 , 就造成国民的极大不满 。
在当时的田野中 , 好不容易种好的庄稼却总是会被麻雀“分走一杯羹” , 这也让当时的民众极其气愤 。 这人都已经快活不下去了 , 哪能容许麻雀再来将来之不易的粮食偷走?所以当时 , 麻雀就被人们视为眼中钉 , 人们对麻雀的厌烦程度也达到顶峰 。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 , 1958年左右 , 国家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除四害活动” , 决心要将这些侵害人民粮食的自然界动物统统消灭 , 让人民可以吃得上饱饭 。 当时公认的四害便有麻雀、蚊子、苍蝇、老鼠 。
人们对于这四种动物已经厌烦到极点 , 所以当国家下令开展“除四害活动”时 , 便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支持 。 家家户户都投入到这场除四害活动中 , 立志要将所有的害虫统统消灭 。
于是人们便采用一切方法展开了对麻雀的消灭活动 。
有些人会利用弹弓 , 将石头往麻雀身上投 , 将麻雀活活砸死 。 还有些人甚至直接拿起铁耙向麻雀砸去 , 一瞬间 , 活蹦乱跳的麻雀便变得血肉模糊 。
就这样 , 杀的杀 , 捕的捕 , 麻雀一时之间迎来了“世界末日” 。 这样浩浩荡荡的除四害活动差不多持续了两年左右 , 麻雀也几乎被消灭得差不多了 。
因为麻雀和蚊子、苍蝇等害虫的消失 , 我国当时的疾病传染率也自然而然减低了很多 。 但是人们最关心的粮食生产问题 , 似乎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 , 反而变得愈发严重 。
麻雀的消失引来更大的麻烦 , 那便是害虫数量急剧增加 。 麻雀本来作为害虫的天敌 , 可以帮助农民解决地里的害虫 , 如今消失了 , 害虫自然就可以在田地里“横行霸道” , 成为下一任更强的“粮食消灭机器” 。
不仅如此 , 各地还逐步出现了更为严重的蝗虫危机 , 一时之间 , 国家粮食骤减 。 人们又想念起曾经在田野中 , 屋檐上活跃的小麻雀 。
新麻雀的引入
由于原本的麻雀几乎已经在除四害活动中被人们消灭完了 , 所以国家只能想办法从国外引入新的麻雀 。 此时中国人民 , 在意识到麻雀可以消灭害虫后 , 对麻雀的态度已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 。
世界上麻雀的种类有约27种 , 且麻雀的生存环境要求并不严苛 , 容易养活 , 想要引进新麻雀 , 对于当时的国家来说 , 也是一件较为轻松的事情 。
根据就近原则 , 我国先向当时的苏联引进“树麻雀”以及“家麻雀” 。
这两种品类的麻雀本身在我国也有存在 , 所以即使从苏联长途跋涉而来 , 也能很快适应中国的环境 。 在此之后 , 国家为了吸取教训 , 保护麻雀 , 就将麻雀封为“三有动物” , 就是具有科学、生态、社会价值的动物 , 不再是原先人人喊打的害鸟 。
推荐阅读
- 一个人被蟒蛇吞进肚子里,为什么手里有刀也无法破腹逃出来?
- 猪的战斗力这么弱,为什么没有在进化中灭绝?猪:先看看我祖先!
- 章鱼可能不是地球的“本地鱼”?为什么这么说?
- 乌龟辟谣大会!龟壳真的没有感觉吗?乌龟的寿命都很长吗?
- 金星离地球最近,为什么科学家总是计划去火星而不是金星?
- 马总打电话主动提出方案 杜兰特换巴恩斯 篮网猛龙随时可达成交易
- 1996年,为什么要第二次严打
- 1816年的夏天为什么会出现六月飞雪、河流结冰的现象
- 鲸鱼好好的海洋不待,为什么总有搁浅的?原来人类也难辞其咎
- 人畜无害的壁虎,为什么位居“五毒”之一?原来是它“深藏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