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1962年 , “西福特计划”的研究有了成果:那是长约1.78厘米 , 直径为25.4微米 , 总重共达19.5千克的4.3亿根铜针 。 这些比发丝还细的铜针 , 在那年的10月21日 , 被美国军方用一枚宇宙神——阿金纳B火箭 , 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进入太空 。
这4.3亿万根铜针进入太空之后 , 便受到了太阳风暴的影响 , 并没有如同美国设想的那样均匀地散布在地球轨道上 , 也就没能形成反射无线电信号的云状环 。
很显然 , 第一次的西福特计划失败了 。
但是美国军方却并没有因为第一次的失败 , 而停止这项卑鄙的实验 , 而是加大了各方面的支持 , 势必要把4.3亿铜针成功送上太空 , 完成远距离通信的任务才肯罢休 。
于是 , 林肯实验室中的研究人员再次对铜针进行改良 , 将铜针的尺寸由25.4微米缩小到了17.8微米 , 另外铜针的内部结构也在不停的进行优化 。
多次模拟试验后 , 全新的铜针正式面世 。
1963年5月9日 , 信心满满的美国军方又一次启动了另一枚阿金纳火箭 , 将那更新升级完毕的4.3亿根铜针 , 紧密包裹在了由萘凝胶制成的装置中 , 然后跟随卫星进入到了太空中 。
随着萘凝胶在太空中的迅速蒸发 , 这些铜针被释放了出来 , 准确抛洒在了距离地面3500公里到3800公里之间的轨道上 。 在轨道倾角87度到96度之间 , 形成了一个宽约8公里 , 长约38公里的云状环 , 在相隔6000公里的两个地方 , 建立了无线电通信 。
充当着微小偶极天线的铜针 , 实现了美国进行远距离语音传输的愿望 , 而且传输速率到达了每秒20000比特 , 相当于1992年电话的调制调节器速率 。
这一次 , 美国苦心经营多年的“西福特计划” , 可谓是相当成功 。
美国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愿景 , 抵挡了苏联可能会对其进行抑制的可能 。 但那4.3亿根铜针在给美国带去利益的同时 , 却给其他国家 , 带来了更多的灾难 , 而美国却还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
- 西福特计划祸根未除 , 美国仍旧兴风作浪
英国天文会将美国的这一卑鄙的计划公之于众后 , 世界范围内对美国掀起了一阵指责 。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 , 联合国不得不站出来发声 , 要求美国停止所谓的“西福特计划” 。 美国当然不想放弃自己的利益 , 想要凭借自己的大国地位压制这些“嘈杂”的声音 。
可是老对手苏联 , 怎么可能让美国继续挺进实力 , 马上便站出来说了一句:“美国向太空抛洒的数亿根铜针 , 对X波段有很强的反射能力 , 会对全球电磁波产生严重的影响 。 ”
听闻美国计划内里的真实危害 , 众多国家对美国的行为跳脚 。 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 , 加上在时代变化下 , 西福特计划中逐渐落伍的通讯技术 , 最终美国放弃了继续进行“西福特计划” 。
甚至美国军方还专门准备了一套说辞 , 替自己辩驳:“这些铜针是不会在太空中漂浮太久的 , 只需要用个一两年的时间 , 就能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 , 坠落到大气层中进行烧毁 , 大家不必担心 。 ”
但是时至今日 , 美国在61年前发射的那4.3亿根铜针 , 还有很大一部分仍旧在太空中漂浮 , 成为了太空垃圾 , 根本就没有坠落到大气层当中 。 当然这些也只是能够观测到的 , 还有多少没被观测到的铜针 , 我们也说不准 。
这些不断在地球轨道上高速运转的铜针 , 可不仅仅是太空垃圾那么简单 , 后来各国运载升空的航天器 , 也会受到来自它们的致命威胁 。 只要是这些仍在正常运行的人造卫星 , 撞上这些微小的铜针 , 也会在仅仅10秒时间内 , 产生爆炸 。
而这些卫星爆炸之后 , 还会产生蝴蝶效应 , 那些被炸开的碎片将会成为新的太空垃圾 , 漂浮在太空当中 。 一旦有新的卫星发射升空 , 又会再一次面临更严重的威胁 。
这样下去 , 太空中的垃圾就会越来越多 。 这对于有限的太空空间来说 , 绝不是一件好事 。 想要在今后继续探索宇宙 , 就不是“排号”那么简单了 。
【60年代,美无视联合国警告,向太空发射4.3亿枚铜针,危害有多大?】
如果说这样不够直观的话 , 那接下来的例子就能让我们感到心惊肉跳了 。
1983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 曾撞上0.2毫米的太空垃圾 , 导致航天飞机出现故障 , 所幸飞机关键部位还算完好 , 这才提前安全返航 。
推荐阅读
- 枊叶刀学者称新冠可能起源于美国实验室,等着看他们如何回应
- 人类是否生活在模拟世界里?马斯克:我几乎肯定
- 未解之谜:作为世界十大禁地之一,昆仑山深处隐藏了何等秘密?
- 英首位宇航员声称地球上早已存在外星人,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而已
- 在月球建太空基地不是梦,意大利发现月球熔岩管,住里面可防辐射
- 航天员出舱的难度这么大为啥还要出舱?在太空行走有多难?
- 火星长期任务最大的问题之一?在太空半年会损失数十年的骨密度
- 为什么温度最低只有零下273度,最高却能达到1.4亿亿亿亿度?
- 略带神秘又冲上热搜的“某实验室”,到底研究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