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说到青海 , 或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想到青海湖 。 但总体来说 , 这里尽管没有东部地区的平坦 , 又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 但是却凭借地跨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大通河5大水系的优势 , 让“水”成为了当地的名片 。 正依托于此 , 当地的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据相关数据统计 , 青海有五分之四的面积都是高原 , 但是最新的森林覆盖率数据已达7.5% , 目前已经被列入全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名单 。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 , 其中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首的自然保护地就已经占据全省国土面积的38.42% 。 这不 , 青海“祁连山国家公园”近日又迎来了一则好消息: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玉龙蕨 。
不过尽管是好消息 , 但是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或许是不了解玉龙蕨 , 也或许是不知道它到底有多珍稀 , 有网友表示:自己山上到处都是 , 质疑专家都不出门 。 但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次!如何发现新纪录物种极危玉龙蕨的?它为何会如此稀有?玉龙蕨十分罕见 , 在青海省还是首次发现 。 而就全国而言 , 最近的一次有消息也还停留在去年6月的时候 , 四川小金县四姑娘山首次发现 。 而就此次青海发现它的过程来说 , 其实也比较偶然 。 据悉 , 当时互助北山林场的工作人员正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 , 意外之间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蕨类植物 , 于是进行了拍照且采样 。
而事后经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鉴定得出了最终结论 , 它正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玉龙蕨 。 意义重大的是 , 这还是青海首次发现 , 属于新纪录物种 。 据科研工作人员们表示 , 此次玉龙蕨是在海拔3700——3800米的高山岩缝中被发现 , 虽然数量少 , 但是对于进一步研究玉龙蕨这一珍稀植物的生物特性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参考依据 , 十分珍贵 。
不过正如科研工作人员所说 , 玉龙蕨是我国产蕨类植物中最耐寒的种类之一 , 那么为何还会如此稀有呢?在魔方看来 , 究其原因或许在于它们虽然抵过了环境的残酷 , 却没逃过自身缺陷的桎梏!玉龙蕨有两大缺陷 , 其一是个体极为稀少 , 全国来说种群数量也极少 , 因此本身基数小 。
其二 , 则是它的繁殖能力低 。 在自然状态下 ,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排放增多 , 无形之中加重了全球气候变暖 。 玉龙蕨作为特有的高原植物 , 对于气候变化十分敏感 , 对于它而言自然生存能力就降低了 。 与此同时 , 玉龙蕨截至到2018年依旧没有成功引种为人工栽培 , 依旧停留在实验用孢子在低温下繁殖 。 因此就算是人类有心救助 , 却也有心无力 。
极危玉龙蕨被誉为“国宝级物种” , 它到底有何独特之处?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会认为 , 在高原上珍贵的物种要么是牦牛、雪豹等“顶级食肉兽” , 要么就应该属雪莲、虫草等名贵植物 。 但其实在高原上 , 玉龙蕨的价值也丝毫不亚于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珍稀动植物 。
从外形来说 , 玉龙蕨一般能长到20厘米高 。 茎杆有红棕色鳞片 , 两侧叶子呈现卵状或阔披针形 , 大约28对 , 且质地较厚 。 它的孢子囊群呈现圆形 , 主要集中在小脉顶端 , 每羽片3-4对 。 而从分布上来说 , 主要在我国的西藏、云南丽江、四川稻城等地大约海拔4000-4500米的高山荒漠带 。
玉龙蕨从珍稀性上来说 , 其一数量少 , 其二就是罕见 , 再者那就是它对于研究亚洲高山或喜马拉雅山脉蕨类植物系统演化以及东亚植物区系都有重要价值 。 这包含了生物多样性、蕨类科研等多方面的意义 , 显然已经超脱于物种单纯存在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