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发现,埃及沙漠存在许多巨大的黑圈,这到底是什么呢?( 二 )



埃及境内 , 几乎所有的农业种植、城市和人口 , 都分布在尼罗河两岸特别是三角洲区域 , 随着多年来持续的人口增长压力 , 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水资源的调配使用已经到了极限 。 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粮食产量 , 减轻人口密集分布的压力 ,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 埃及就开始着手“向沙漠要土地” , 在沙漠中建造许多城镇 , 并同时配套建设相应的引水和补水工程 , 虽然有些改造项目最终失败了 , 但是也有一部分坚持了下来 , 并且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 。 其中最突出的方法就是沙漠改造计划 , 选择合适的地段 , 采用植草植树、引尼罗河水、打深水井、推广节水灌溉等措施 , 形成若干可以供人类居住和生产的“基地” , 从而缓解尼罗河三角洲的巨大压力 。

黑色圆圈是农作物的“摇篮”人造卫星扫描出的黑色圆圈 , 正是埃及沙漠地区的生态农场 。 通过前期的地质勘探 , 有一部分区域沙漠地下存在着较为丰富的地下水源 , 还有一部分是贮存在努比亚砂岩含水中的大量水资源 , 埃及就将这些区域作为发展生态农场的重点地带 。

首先通过打井技术 , 将位于地下的水资源抽取上来 , 在抽取点的位置放上一个固定支架 , 然后根据相应的覆盖半径大小 , 在支架上横置相应长度的管子(通常在800米左右) , 每隔一段距离就在管子上打一个小孔 , 这个横管以一定的速率绕着圆心转动 , 这样 , 从地下引出的水 , 就顺着小孔浇在所经过的土地上 。 事先在土地上会种植一些粮食作用的种子 , 当有水滋润下 , 这些种子就生根发芽 , 最终形成了一片圆形的绿色 , 在卫星照片上我们就看到了黑色的圆圈 。 没有水滋润的区域 , 自然长不出植被来 , 背景颜色就仍是深黄色 。

埃及的这种生态农场 , 所应用的农业种植技术 , 有点类似于以色列的滴水灌溉 , 可以用最少的水资源培育较大面积农作物 , 是干旱地区节约利用水资源、拓展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 。 比如 , 我国毛乌素沙漠中也有这样的深绿色圆圈 , 只不过规模没有埃及的这么大而已 。

这种方式提取的地下水 , 是一种低盐的水资源 , 主要适合小麦、大麦和土豆等少数农作物的生长 。 而且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区域的自然气候条件 , 反而可能会使地下水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 , 由于高温和干旱而提前消耗 , 会引发水资源重新分配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 由于水的总量不会增加 , 所以其它区域可能会变得更加干旱 。
因此 , 这种方式 , 只能作为应对人口和资源压力、以及治理沙漠的暂时性、短期性措施 , 其水资源的投入大于生态效益的输出 , 是不可持续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