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禁区——巴西蛇岛!科学家:上岛就意味着你离死亡只有一米( 二 )


蛇岛上的警示牌
食物争夺——毒性加剧在大型生物在岛上绝迹后 , 毒蛇占据了大凯马达岛它们快速繁衍了起来 。 许多爬行动物在金黄矛头蝮蛇长期的捕食下都快绝迹了 , 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进化出更具杀伤力的毒液 。
毒蛇正常捕食过程一般是先咬伤猎物 , 然后等猎物挣扎致死 , 这样蛇就得到了一顿美餐 。 但是陆上生物的日渐稀少 , 导致这样的捕食方式根本无法果腹 。
地上食物的匮乏 , 就迫使岛上毒蛇把食物目标转向天空中的候鸟 。 在秋季 , 大凯马达岛迎来了过冬的候鸟 。 这正是金黄矛头蝮蛇捕食的好时机 , 美餐一顿他们便可以开始冬眠了 。
迁徙的鸟类落在树枝上 , 伪装好的金黄矛头蝮蛇伺机而动 。 找准时机 , 便发起突然袭击 , 一口咬住小鸟 , 这样便可以美餐一段了 。 但有时并没有那么幸运 , 如果只是咬伤那鸟儿极有可能会挣扎逃亡 , 这样虽鸟儿必死无疑 , 但这只鸟已经不再是它的食物了 。 这样 , 一击毙命的毒液对于捕食来说就变得至关重要 。
经过长时间的演变 , 岛上毒蛇毒性更强了 。 如果人被它咬到 , 几分钟内会出现胸闷、头晕的现象 , 即使马上得到救治 , 被咬到到的伤口依然会溃烂 , 可见毒液毒性的致命效果 。
剧毒不光可以杀人 , 也可以救人在巴西 , 每年大约有30多万人被蛇咬伤 , 但80%的人都能被救治 , 这也有毒蛇的功劳 。 在经过研究处理后 , 可以根据毒液创造出抗毒血清 , 这对于被咬伤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 抗毒血清可以对毒蛇的毒液起到免疫作用 , 在被蛇咬后的时候它可以救人一命 。
另外 , 金黄矛头蛇的毒液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 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在专家陪同下前去大凯马达岛对这种独特的物种进行研究 。 岛上的一部分蛇被专业人员植入过芯片 , 标记着它们的数量和发展情况 。
不仅科学家对金黄矛头蛇感兴趣 , 记者对此也十分热衷 。 在2017年的11月份 , 新华社记者赵焱在巴西布坦坦蛇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凯马达岛 , 在岛上的两个小时间一共顺利捕捉到7条金黄矛头蛇 , 对它们进行测量和采样后 , 把它们放归自然 。 在被捕捉的7条蛇中 , 只有1条被做过标记 , 研究人员告诉记者 , 这说明蛇岛中还有许多蛇未做过标记 , 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

巴西布坦坦蛇研究所是专门对毒蛇数量进行统计和毒液研究的机构 , 他们每年都要研发大量的抗毒血清 , 用来提供给那些被蛇咬伤的人 。

值得注意的是 , 金黄矛头蛇外表金黄 , 深受一些收藏家的喜欢爱 , 加之有的研究机构为了研究它的药用价值 , 开始出现买卖金黄矛头蛇的情况 。 这样的需求导致了黄金矛头蛇的价格直接飙升在7万到20万 。 面对着一本万利的生意 , 许多偷猎者伸出魔爪......
有人说 , 没有人类禁区 , 只有人类会把一片区域变为生物禁区 , 再毒的蛇最后还是被人类捕捉利用 。 利益的驱使让人类不择手段 , 很多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 过度猎杀生物将会致使生态失衡 , 最后受害的还是人类!
或许蛇岛有一天将不复存在 , 金黄矛头蛇也会绝迹 , 但是这样的绝迹会不会被有一天落在人类头上呢?


推荐阅读